拉康74.阉割、挫折、剥夺三种欠缺及其缠绕关系
欠缺,它是主体与世界之关系的动力。其中,菲勒斯居于核心位置。正是菲勒斯才使母婴之间的想象关系,以及“父母我”三角关系得以成立。欠缺或缺失,至少有三种表现形态:(1)象征之债(阉割);(2)想象的损害(挫折);(3)实在之洞(剥夺)。
拉康在讨论俄狄浦斯情结时曾提出三种对象缺失或导致匮乏的三种结构:挫折、剥夺和阉割。这三者每一个都处在不同的秩序,由不同的代理引发,涉及不同的对象。其中:挫折针对某个实在的对象的想象性缺失,引发这一缺失的代理是象征母亲;剥夺是某个象征对象即象征菲勒斯的实在性缺失,引发这一缺失的代理是想象的父亲;阉割则是某个想象对象(即想象菲勒斯)的象征性缺失,引发这一缺失的代理是实在的父亲。这三组缠绕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表格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