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经历对人的一生有决定性影响
—— 向程《明日之星:学龄前儿童心智发展与心理健康》导言
关于人的个性形成与命运,中国有句古训,曰:“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的直接意思是说:从三岁孩子的表现,可以推知其未成年之前的行为;从七岁孩子的身上,则可预测其成人乃至一生的命运。现代心理科学研究以及临床心理学实践所观察到的事实,恰恰很好地印证了这句古训,证明它是一句是关于人格成长的正确判断。
有一位母亲向我求助,她有一个13岁儿子,问题是:儿子从小到大和自己从不亲近,在家里不和父母说话,沉默寡言,拒绝回答来自父母的任何询问。要是母亲责怪他,他就躲到外公外婆家不回来。她为此感到十分愧疚、懊恼、焦虑和痛苦,尝试了许多的沟通技巧都无济于事。
我问这位母亲,孩子小时候特别是一岁之前是怎么带养的?不料她说:“孩子一出生,我就没有喂过一次奶,也没抱过孩子,甚至记不得是否给孩子洗过头洗过澡什么的……养育之事全由外公外婆代劳”。于是我释然。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儿子的感受世界中,母亲从来就是一个陌生人;以后他不能和父母亲近,是自然的事情。倒是外公外婆,才是“父母”了。
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将一群新生的小猴分成三组,第一组由猴妈妈亲子喂养;第二组由毛绒绒的“玩具猴妈妈”喂养;第三组由冷冰冰的“铁丝编制的猴妈妈”喂养;当这些猴子长大一些后,将它们放到猴群中,其行为和情绪反应方式则明显不同:
第一组小猴很快就能融入猴群与别的猴子交往嬉耍;
第二组小猴先是远远地躲在一旁,观察猴群,确认没有危险了,再小心翼翼进入猴群,显得有些不安;
第三组小猴,一见到陌生猴群,嗷嗷直叫地跑开,十分惊恐。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婴幼儿的养育。生命从孕育、出生到3岁,个体首先处在“母-婴”这个二维关系之中,而母婴关系的发展,决定了其后各阶段的情绪与行为模式,并对学龄前、小学阶段、青春期的心理发育乃至一生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
许多的临床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早期母婴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得到一个普遍性的结论:母婴关系上的缺陷,一般会带来“安全感缺乏”和“共生”与“分离”障碍,这实际上决定了孩子能否忍受“分离”而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进入3岁之后,个体从单一的“母-婴”关系逐步转向“父-母-我”三角关系,家庭关系结构元素增加,情感体验更加丰富与复杂,冲突在所难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模式与冲突解决的方式,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
这个三角关系能否保持平衡与健康发展,直接决定了个体成人之后在社会交往关系中的角色和行为。
“父-母-我”三角关系发展的缺陷,必然会带来恋爱、婚姻、家庭、社交、职业等方面的适应性问题。譬如:3-6岁期间,“母-子”与“父-女”接触不良和沟通障碍,对应了大多数孩子早恋的事实;在惩罚性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孩子,因在父母面前不能放松自如地表达情感与情绪,倾向于在学校和班主任老师较劲,或者用逃学、厌学、不守校规等行为,来变相挑战父母的权威;一个因缺爱而焦虑的孩子,长大后会倾向于神经质地追求拥有更多的金钱与权力来获得控制权与安全感。
早期经历之所以对人的一生有决定性影响,其深层道理是,每个人都具有“潜意识记忆”和“情感外投”能力。即:幼年的某种创伤事件、情景和痛苦体验,虽被我们的意识遗忘,但却以某种“情结”和“图式”方式储存在潜意识之中。一旦在生活中遭遇到某个类似的情景,就会依据“潜意识记忆”表现出具有婴幼儿时期不成熟特征的情绪与行为,进而对当事人的现实关系造成破环性影响。
因此,作为父母,不能仅仅自己的性格偏好来对待孩子,或者简单地模仿别的父母所谓的“成功经验”来养育孩子,更不能由着自己的“坏性子”来教育孩子。
我们需要以心理学的视角来了解和洞察0至6岁这一学龄前儿童的各个生命历程和成长主题,科学而尽心地养育孩子,为他们留下一个几近完美的关于早年生活的“潜意识记忆”和“图式”。
(南岛/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