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终极信仰与圆满之道

向程 2017-11-06
    浏览:2313
分享到:

40628.jpg


  当人们面临死神的威胁时,或者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时,人就得思考神与信仰问题。

  儿童时期的生命力还比较脆弱,他们或者体弱多病,或者生存环境艰苦并面临诸多的来自自然界的威胁,或者他们感到孤独、无助而必须依赖于他人的护佑,于是对神、菩萨、妖魔鬼怪,以及超自然的力量感到敬畏、恐惧与好奇。相反,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生命遭遇某种现实的威胁,则无从建立这种信仰。欧文-亚龙小时候就是这样一位孩子。他说自己自记事以来,从来就不理解什么是宗教信仰。当他的父亲带他一同去犹太教堂唱颂歌时,他不明白为什么成人们会对那位残酷、自负、充满报复心和嫉妒心的“上帝”如此敬仰。当神父宣布“人们最终都会在天堂重逢,快乐地团聚在一起”时,他一次又一次地环顾四周所有人虔诚的脸,感到茫然并怀疑自己此时此地是不是正被错觉包围。

  青年以及健康的中年人无需像孩童那样去感受死亡,因为他们蓬勃的身心状态与富有竞争性和创造力的生活,正在表达“生”的意志,无瑕顾及遥远的死神。

  然而老人们却没有这种幸运。当疾病缠身,健康受到威胁,死亡已经成为一个可以预期的结果时,必然产生对生与死及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既然我们注定会走向死亡,我们为什么还要活着?该怎样活着?如果一切都会消失,那么人生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基于这样的疑问与无奈,难怪许多人到中年的人士感叹,或许人这一辈子原本就是一个怪圈:年轻时以命换钱,老来时用钱买命。


(一)有神论者的信仰观


  解决个体生命有限性及人生终极目标的第一种方法是“去死亡化”,即否认死亡或者只承认肉体的死亡,但坚信灵魂不灭和死而复活,并将生与死的管辖权交给决定个体命运的“神”或“上帝”。实际上,许多文化都发展出这种“去死亡化”的宗教信仰来应对死亡的威胁。坚持神的存在与灵魂不灭,是一种从外部世界或者从一个外部存在的“客体”那里寻求人生终极答案的方法。

  基督教认为,死亡是人类生命中一个必然过程,所谓“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肉体的死亡仅仅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并不是人生的幻灭,也不是人生的终结。对于信徒来说,死亡不是关上了门,而是敞开另一道门,那就是通向永生的天国之门,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更美的复活。基督徒相信,一个人只要诚心悔改,承认自己所犯的罪,并在神面前忏悔,虔心相信并侍奉上帝,依靠着耶稣基督的恩典,死了之后也必定和主耶稣同在一起,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这种视死亡如同和耶稣同在、同行、与上帝更加亲近的观念,可以说是对死亡最超越的见解。基于这一宗教信仰,人活着时,灵魂拘于肉体内是不自由的,而死亡实际上是灵魂的解脱。从此人可以活在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里,也就是活在主的天堂。因此,死亡并不可怕,反而要欢迎它。

  基督教视死为“新生”,这种“生”不是“轮回式的再生”,而是从今生过渡到天国、从暂时过渡到永恒、从异土过渡到故乡的“永生”。用中国的一句成语“视死如归”来形容基督教的生死观再恰当不过了。《圣经》论述人的死,是肉体归于尘土,灵魂归于赐人灵魂的上帝。死亡意味着灵魂的返乡,因此基督教的丧礼其实是一个庆典。虽然丧礼当中也有眼泪,但这是盼望中的忧伤,其中饱含着盼望生命得以永生的信息。

  伊斯兰教要求人必须知道他(她)的创造者和调养者,必须知道他(她)就是为崇拜他的创造者而来到了这个世界上的,这个创造者就是人类应该崇拜的造物主——真主,一个类似于“上帝”或“耶稣”的角色。所以人必须服从真主的指引,坚持走真主的正道,敬拜真主,信奉戒律,不作恶、不迷信、不犯罪,善待同类、命人行善、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按真主的指引和穆圣的教导去治理国家,处理事务,为把人间建成和平的家园,以此获得永生。

  伊斯兰教不仅是一个戒律的宗教,而且是一个注重整体精神与相互帮助的信仰。伊斯兰信徒们坚信,如果全人类的心都能团结在一个真主、一部经典、一个使者、一个朝向的周围时,这种信仰就会使人们互相友爱协作、互相怜悯帮助。正如真主所说:“众穆民皆为兄弟……在友爱与怜悯方面,众穆民就象是一个身体,当其中的一处痛苦时,整个身体都叫痛”。

  无论是基督教、犹太教,还是伊斯兰教,都坚持认为存在着一个高于人的全能的造物主,即一个完美的绝对存在——“神”、“上帝”或“真主”——作为掌管个体生死钥匙的主体。这实际上划定了人与神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承认了人的无助、无知与渺小,因而人必须在造物主面前保持谦卑。

  有神信仰的正面意义在于,它为处于痛苦中的人寻找到了一个可以托付未来的理想的对象——神,神的意象一经建立,便取代了人类早期记忆中的理想的双亲图像,从而使濒临绝望的人能够从容而喜悦地面对死亡。


(二)无神论者的信仰观


  假若人不相信造物主——神——的存在,也就不相信有永生的天国,人的灵魂就会无处寄托。这种情形下,人类还有什么方法来解决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及人生的终极目标问题呢?答案是,承认死亡,相信来世或生死轮回。

  佛教徒相信死而复活或投胎转世,奉行“人可以修炼成佛,获得圆满”的信念,通过修炼,最终达成“无生、无死”的大涅磐境界。

  佛教能很辨证而智慧地看待世间事物,认为“死”是“生”的一部分,有生必有死,一生一死,便是一个轮回。一切有情众生乃至外部世界的人和物,都是处在变异、运动、假合状态,从生到死,构成生命存在的一个过程,谁也逃不脱“成坏交替”的规则。不仅人的生命,而且世间万事万物,小到存活几秒钟的小生物,大到存活数百年的物种,都只是一个存在的过程,没有什么可以恒久。

  就生命本身而言,无论是一生一世,还是三生、三世,永生、永世,个体存在的生命在呼吸之间是很容易就结束的。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轮回是生命之流的表现:人死之后,意识通过结生的力量而进入各个新的环境,产生不同的生命形式,而“爱”和“欲”则是结生力量的来源。

  佛教信仰的积极意义,在于重视生命当下的本体感受和觉悟。佛教指出,如果人失去对现在的反思、觉察、发现与向往,就谈不上过去与未来,而只能处在无尽的轮回中。只有进入无生(即放弃执着),才能跳出轮回。因为只有无生才能无死。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大涅盘。“涅盘”的意思是不生不死。只要有这颗觉察,依止当下的心,跳出妄想、分别、执着的束缚。我们的生命之流就会不断灭,永远更新,获得圆满。

  作为无神论信仰观的另一典型代表,存在主义哲学家强调放弃试图从外部世界寻找问题答案的努力,承认生命的偶然性与选择性,鼓励人们从各种宗教信仰所提供的保护伞中走出来,摒弃各种形式的再生、不朽或转世,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发现你自己。

  作为存在主义生活观的核心理念,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人生并没有被预先注定,更不会被所谓的“神”所操控,我们是生而有限的、自由而孤单的动物,因为我们只是偶然地来到这个冷漠的世界中,并终有一死,因此我们没有任何超出感知觉之外的事物可以依赖或者为我们提供保护。我们必须自己来选择如何尽可能快乐、充实、富有意义地生活。


(三)基于生活本身的信仰


  人为什么活着?该怎样活着?目的是什么?这种思考不仅出现在宗教经典与哲学家的著作中,也常常反映在一些极具人生哲理的文学作品中,《老人与海》便是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关于老人捕鱼的故事。

  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捕鱼,经过了84天,还没有捕到一条鱼,大家都说他运气不好,不吉利,等到第85天,他决定去渔夫们从未去过的深海去打鱼,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在海上,老人发现了一条很大的马林鱼,它克服了重重困难,经过艰难的搏斗,终于在第三天早晨,把鱼叉刺进了马林鱼的心脏。在返回的途中,老人遭遇了鲨鱼的五次袭击,他用鱼叉、船桨和刀子勇敢反击。当他驾驶小船回到港口时,马林鱼却只剩下一幅巨大的白骨架。

  作品中的材料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海明威用“马林鱼”象征人所追求的世俗的目标,用“鲨鱼”象征人无法摆脱的与死亡相关的悲剧命运,用大海象征人生的无常,老渔夫圣地亚哥则代表勇于与强大死亡势力抗争的“生的意志”,那捕鱼的不幸遭遇象征人类生的意志与死神不断抗争的过程。

  海明威使用简洁的语言和完美的句型对应,对老渔夫圣地亚哥出海前后的情景进行了生动描述:老人独自一人住在海边一座简陋的茅棚里,第85天的黎明他从这里扛着工具由孩子送他出海;两天后的黎明,他独自驾着小船又回到了海边。扛着工具又进了小茅屋,孩子第一个来看他……整个故事就是这样。故事中这种首尾完全相呼应的照应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引导人们去思考:一去一回都是黎明,地点依然是小茅棚,人物依旧是老人和孩子,用具还是那些捕鱼的工具,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惊奇的变化,但已经蕴藏了不同的内容:出海前老人精神抖擞、充满信心;孩子为老人担心、祈祷、祝福;老人的工具是完好的。归来后,老人已经疲惫不堪,面临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全面崩溃;用作战斗武器的捕鱼工具已残缺不全;孩子为老人的受伤而哭泣。不过此时,小茅屋成了经历磨难之后老人衷心向往的处所,孩子为老人的归来而欢乐,也为能继续跟老人学习本领而庆幸。

  《老人与海》的故事,不仅展示了老渔夫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精神风貌与命运,赞美和讴歌了不服输的硬汉子精神,同时也让我们得到了解决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第三种方法,这种方法包含在《老人与海》的两个重要启示中:

  生命法则是个人意志不可抗拒的,个体可以并且必须充分地体验生命过程的艰辛与满足,努力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但最终却不可能超越自然法则,永久地拥有一切。

  一个人不仅可以活在个人生命历程中,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价值观、行为举动和意志表现,将精神的力量传递下去,影响到下一代,甚至代代相传,在家族生命的延续与精神的传承中,在人类大爱与智慧的追求中,获得不灭的灵魂。


(南岛黑风)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