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温尼科特的精神分析理论

管理员 2018-01-15
    浏览:6738
分享到:

21020.jpg


  唐纳德.温尼科特 (1896-1971) 是继梅兰妮.克莱茵之后较具原创性且为一般英国大众所熟知的客体关系理论大师,他具有非凡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视角,撰写了大量著作来阐释母婴互动关系中母亲是如何滋养或者阻碍孩童的人格发展的。通过在英国BBC的无线广播节目,温尼科特使成千上万的父母获得了帮助。温尼科特具有作为克莱茵主义者的完美资历,他接受过詹姆斯.斯特雷奇(弗洛伊德著作英文标准版的译者,正是他帮助克莱茵来到英国)的分析,也接受过克莱茵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之一琼.里维埃的分析,还受到过克莱茵本人的督导。但是,由于他在心理动力学和人格发展方面的观点过于富有创见与特色,因而无法为正统的克莱茵阵容所接纳。

 

  温尼科特有语句名言:“喂养幼儿可以没有爱,但没有爱是缺乏人情味的管理,无法成功造就一个新的自主的人类儿童。”

 

  温尼科特对精神分析的理论探索反映在他所提出来的一些重要的临床工作概念中,这些概念包括:客体的母亲、环境的母亲、心身搭配、过渡性空间与过渡性客体、真性自体与假性自体之间的契合等。其中,温尼科特最具深远影响的是他关于“假性自体”的概念。在温尼科特看来,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核心,它来源于我们生物学上的天赋,他将其称之为“真实自体”。与真实自体相对应的是“假性自体”,它作为自体的照顾者部分,保护着核心,也让自体有能力适应他人的需要。假性自体中的“假”并非伪造或不值得信任,而是指假性自体作为超我的一部分简单地掩盖了真实自体(本我)的要求。某些情况下,假性自体以牺牲真实自体为代价,来满足外部世界或他人的需要,从而陷入虚妄自我或幻象自我的境地。温尼科特认为,一个人是否形成病理性的假性自体,取决于早期母亲对幼儿的“应答敏感性”(responsiveness)的质量。对婴幼儿而言,重要的不是喂养本身,而是爱;不是需要的满足,而是母亲对幼儿体验中的“个人特征”是否做出敏感性应答——准确理解孩子的体验、感受和需要并做出回应。由此看来,一个人的“假我障碍”是源于早期母婴互动的所谓“环境性缺陷”。

 

  温尼科特将幼儿自体发展的研究转向“养育环境”这一重要方面。在他眼里,母亲一方面是婴儿的喂养者和照顾者,这是作为“客体的母亲”,她是婴儿爱恋、憎恨、兴趣和渴望的客体。但同时,母亲是环境的一部份,通过提供“手臂-环绕”关系,环境的母亲将婴儿抱在自己怀里,为婴儿提供营养、着衣、温暖和安全的条件,这就是“环境的母亲”。对婴儿养育来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或营造包括母亲在内的促进人格正常发展的环境。温尼科特将心身搭配、母亲主观感受的质量及其细微差别以及母婴互动的细微之处联系起来思考问题,这为婴儿“从躯体到情绪到图像到语言”的自体发展和分析治疗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温尼科特认为,在刚出生的婴儿的内心中,是没有一个外部世界的。这个时刻,如果有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去照顾这个婴儿,婴儿就会产生一种错觉(illusion),那就是:这个我所处的外部世界是由我自己创造的!在这种错觉下,婴儿会有一种“无所不能”的夸大感。当婴儿饥饿的时候,一个乳房恰好出现在他的面前,可以立即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这个乳房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我可以任意的控制这个乳房的出现和消失。同样地,婴儿也会用这样的方式来感受整个外部世界,并带着全能感和外部世界接触。


  但这样的状态会很快过去,婴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可避免地遭遇不满足或挫败,而“恰到好处的挫折”不仅不可避免而且也是自体发展所必需的。伴随着母亲不能及时地喂奶,或者没有及时地给婴儿换尿布这样的事情的发生,婴儿的“无所不能”会被逐渐地打破。在这个时期,婴儿会把不好的、坏的感觉都投射到乳房或母亲身上,而把好的感觉留给自己,即:好的部分是自己创造的,而坏的东西是外面世界的。这里,温尼科特强调的是“无所不能感”、“恰到好处的挫折”以及“抱持性的环境’,它与科胡特的“夸大的自体”及“非创伤性响应失效”的概念非常类似,有异曲同工之效。


  类似于拉康的镜像概念,温尼科特强调婴儿是通过镜映(mirror)的方式,从妈妈的脸部表情中去感受到自己,也从母亲的肢体及行为的语言中去建立关于自己的影像与感受。在这个阶段,婴儿会形成一个短暂的自体感受,这种短暂的自体感受,可以维持婴儿度过恰到好处的挫折时期。譬如,可以忍受母亲或照顾者的短暂离开,这是婴儿自己可能承受的分开或损伤,而这种损伤可以帮助婴儿破除全能感受,从而发展出自我的功能去创造性地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反之,如果婴儿遭受的挫折超过了承受的阀限,那么对婴儿而言就是一种创伤,这时婴儿那种短暂的自体感受就会崩解掉,变得破碎不堪。只有等那个照顾者重新回到婴儿身边,自体感受才会恢复或修复。


  如果婴儿在被养育的过程中不断地经历这样的崩解和修复的过程,那么婴儿就很难形成稳定而真实的自体感受,取而代之的将是假我或称伪自体(false self),即用一种假象和非真实的自我感受去应对现实生活的挫败。


  温尼科特由此引出对“抱持环境”(holding)的强调和“过渡性客体”的概念。抱持性的环境是幼儿自发性的基础,在这个物理-心理空间中,作为客体的母亲为婴儿提供了一个亲密关系,而作为环境的母亲照顾婴儿生存的环境以使婴儿感到安全,并能“就这样存在下去”。幼儿得到保护而意识不到自己受到保护,这种特有的不知不觉,为接下来的自发出现的体验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母亲的内心也在进行着一个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她容纳、保留、吸收、消毒并转化婴儿的焦虑。就此情景中的母亲而言,外在的过程即抱持,内在的过程即容纳。不过,温尼科特认为,原初母性关注只是一种建设性的短暂疯狂,这个阶段的母亲是神志不清的被幼儿催眠的状态,而后她慢慢地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舒适、自身的事物和自己的感受,因而对孩子的愿望和动作的反应变得迟钝,逐渐出现遗漏现象。这样,母亲慢慢地、逐渐地“把外部世界带给了孩子”。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的痛苦,促使孩子放弃自以为是的全能感觉,并第一次感受到了对别人的依赖,承认了客体的价值与重要性,故而产生了欲望和对欲望的表达。


  温尼科特的“过渡性客体”和“过渡性体验”,不是指从依赖到独立的过渡,而是指自体需求与客体功能两种不同的经验组织模式之间的过渡:当母亲不在时,婴儿往往会通过对这些柔软的物品的抚摩和接触来安慰自己;玩具熊之所以重要,不仅是因为它代表了母亲,更是因为它所代表的母亲元素成为了儿童自体的某种特殊延伸。孩子在与玩具熊的关系中不仅发现了自己,而且自己也成为了那个能够满足自体渴望的监护人——母亲。温尼科特认为,人类生而具有创造性,在婴儿去完成对自体和客体的区分的过程中,有一个潜在的过渡性空间,婴儿会创造性地通过游戏(playing)的方式,寻找一些过渡性客体,来逐步形成稳定的自体,建立现实检验能力。


  关于分析情境,温尼科特认为,分析师就如同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为病人提供了一个将自身主观性暂时悬置脑后的环境,他(她)试图理解病人的经验中的深层个人化内容、病人自发出现的欲望,病人在这里得到了远离外部世界要求的庇护所。分析师对病人没有其他任何期待,只需要病人“存在”于分析情境中,感知并表达自己所体验的内容。在这样的“抱持”环境中,一度中断的自我发展可以重新开始,真我可以在这个足够安全的环境中呈现出来。

 

(南岛/黑风)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