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早期人格发展的阶段划分,是精神分析一项重要的理论研究与临床问题。弗洛伊德以驱力发展(力比多投注)为线索,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器期,而众多的客体关系理论家和自体心理学家,他们从根本上忽视或彻底抛弃了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而是从早期母-婴客体关系的角度去考察个体的人格发展历程,因而出现了不同的人格发展阶段的命名与人格发展内涵的阐述,尽管他们之间并非完全相同。
重要的客体关系-发展自我心理学家、儿童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她把自己的客体关系研究工作集中在一个人的心理诞生方面,她认为人的心理诞生其实是一个与母体不断“分化”与“个体化”的过程,由此婴儿才能与母亲分离并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婴儿心理诞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自闭期、共生期、分离(分化)及个体化期,以此建立客体及客体关系的恒久性。其中,自闭期:出生到1个月,此间婴儿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睡眠,似乎处于一种原始的、虚幻的无指向状态,她比喻为蜉化中的鸟蛋;正常共生期:大约是出生后2-4个月,自闭的壳开始打破,并形成一种新的、积极的精神保护层,这就是婴儿与母亲的共生圈;分离与个体化期:大约从4-5个月开始,此时的心理发展有两条通道,一是个体化,这是一种渐进的精神自主化过程;另一个是分离,是指从精神上与母亲分化、脱离,并与母亲保持适度的距离。
马勒认为,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挑战和危机。如果儿童的某一特定发展阶段的任务不能如期完成或突遇创伤性失败,便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尤其在自闭和共生阶段的母婴关系出现中断,或者遇到严重的创伤,就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心理障碍。
费尔贝恩根据婴儿对内在客体的依赖程度将人格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 婴儿期依赖阶段、过渡阶段和成熟的依赖阶段。温尼科特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父母的照顾与遗传倾向互相作用的结果,其中母亲的照顾方式与质量至关重要,他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完全依赖、相对依赖、独立三种状态。
雅各布森只是简单地将发展过程分为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融合阶段和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分化阶段。在前一阶段,婴儿通过模仿客体的行为方式将自己变成客体的一部分,或者将客体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来达成与客体的共生状态。在后一阶段,婴儿的自体-客体表象之间的界限逐渐清楚,儿童变得越来越独立,希望象客体的愿望越来越现实,从而建立起现实的客体关系。
克莱茵不太愿意去按照时间精确划分阶段,她将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两个层面,即:偏执—分裂心位(parano idsch izo id position)和抑郁心位(depressive position)。前者时间跨度从出生到4个月左右,后者则是根据当时占主导色彩的情绪来命名的,其时间是从5个月开始,以后可能持续到儿童的任何年龄阶段。这种划分显得有些粗糙。
康伯格将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1个月,婴儿的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完全处于未分化的熔合状态。第二阶段,从2-8个月,其特征是婴儿形成了一个较稳固的自我—客体表象复合体。第三阶段,从出生后6-8个月开始到18-36个月结束,其特征是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分化,自我与非我分化。第四阶段,从2岁到6岁,其特征是与愉快情绪相关联的“好”的自我或客体表象和与攻击性相关联的“坏”的自我或客体表象被整合成一个整体,同时形成稳定的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结构和自我身份。第五阶段,整合好的超我进一步促进了自我身份的整合与巩固,而自我身份又随著内在客体关系的再调整而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
综合上述各种意见,我将早期人格发展大致划分为六个不同的阶段:
⑴自闭期:出生1/2个月之前,也可包括子宫期在内。这个阶段的个体处在绝对共生状态,存在一个原始自体(即科胡特的双极性自体),从外部世界的摄入尚未进行,没有形成客体表象,自体处于碎片、分裂、混沌状态。
⑵共生期:出生后2-6个月,新生儿处在母婴共生依恋状态,属于口欲早期;原始自体-核心自我以及形成空间感,并开始摄入客体表象,建立自体表象,但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之间没有分离。
⑶分化期:4/6-18个月,马勒称之为分离期,也叫相对共生期,拉康称为“镜子阶段”,属于口欲中后期。这个阶段的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进一步摄入、内化并开始分离或分化,以此形成“好”与“坏”客体表象,但两者是处在分裂状态的。其中,婴幼儿最早形成的是“好”的客体表象。
⑷个体化期:18-36个月,对应肛欲期。这个阶段的个体,其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的分离(分化)充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得到发展。其中,分裂机制被抑制,好与坏的客体开始整合为一个完整表象。
⑸结构化期:3-6岁,也称结构化期,形成恒久性客体,个体开始从二维关系逐步过渡到“父-母-我”三角关系中,对应了俄狄浦斯阶段。这个阶段自体将进一步从客体表象中认同内化人格元素,形成具有整合功能的、成熟的“自我、本我、超我”动力学结构,自我功能(ego)在三角关系中得以充分发展。
⑹自我认同期:6岁以后,整合好的超我进一步促进了自我身份的整合与巩固,而自我身份又随著内在客体关系的再调整而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形成具有现实感的健康人格。
(南岛/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