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体关系指什么,它与自体是什么关联?无论是在客体关系理论中,还是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概念中,好像都涉及客体、自体,还有自我这些词,怎样理解这些概念?
客体关系这个词其实弗洛伊德早有论述,但弗洛伊德的研究重点是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是从心理动力学角度解释疾病。而自体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的研究重点则是各种人格障碍及边缘型人格疾患,他们更多涉及客体关系概念。
客体关系一词的意指“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之间的关系,指一个人内在的、主观的关系图像与感受。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客体关系就是指这个主观心理事实,而不是指外在的与某些现实客体(对象)之间的关系。因为外在关系不是问题,它取决于我们内在的关系与感受。譬如,一个人对内在“母亲”这个图像怀有怨恨,那他(她)与女性的现实相处就可能遭遇困难,因为外在关系受内在关系的影响,是内在关系的投射。
与客体一词相对应的是自体。从纯概念的角度说,客体关系理论与自体心理学研究的东西是一回事,都是研究个体的内在“自体-客体”关系的。只不过,他们研究方法、研究母本(患者)、以及相应的概念体系不完全一样,结论也各有千秋,甚至有矛盾。当然,内在客体关系的形成与一个人早期的母婴关系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无论是客体关系理论家还是自体心理学家,都把考察的重点放在了早期“母婴二元关系”上。但客体关系并不单指母婴二元关系,它包括“父-母-我”三角关系在内的一切重要关系。
至于自我这个词,大概是最容易引起混乱的、最复杂的一个概念。在客体关系理论中,自我指self。而在自体心理学概念中,这个self叫自体。所以,自体与自我是一个意思,不过我喜欢使用自体一词。大家看科胡特的书会发现,除了self这个自体之外,还有一个广义的自体概念,大概指的是作为主体的“我”即subject。所以要小心区分。
自我这个词的另一个概念内涵是指ego,即弗洛伊德人格动力学结构中的自我,它与本我与超我对应。ego虽然也翻译成自我,但它与self不同,特指执行性与功能性的我,大概相当于self的一个亚结构,指作为自我(self)的功能性的那部分。不过,在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体系中,一般并不严格区分self和ego这两个概念,都叫做“自我”罢了。
(二)为什么要看重早期母婴关系,这个关系真的很重要吗?
毫无疑问,早期母婴关系是最为重要的关系。当然,这里的“母”字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指母亲本人,但准确地说,也指作为实际养育者的父亲或其他人。所以,母婴关系指婴幼儿(孩童)与母体的关系,在具体个案中不一定专指和母亲的关系。譬如,在一些家庭中是父亲或外祖母充当婴幼儿的养育者,这时的母体就不是母亲而是指特定的养育者。
客体关系理论家们相信,个体的精神发展过程是在非常早、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与此对应,个体的神经系统的发育也是在早期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正所谓“幼时一天,成人一年”。初生的婴儿与母亲处于共生融合状态,心理上高度依恋母亲,生理上高度依赖母亲的照料。这个时期,婴儿是通过对母亲以及对母亲乳房的直接体验来理解外部世界的,从而形成了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在心理结构,并决定了他(她)对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基本感受与看法。
因为客体关系的理论家大都出自儿科医生,或者是从事儿童精神分析的,能够有条件直接的观察到母婴互动状况,这是他们研究的起点。而自体心理学家和一些自我心理学家,他们大都是从事成人精神分析的,不能够采用直接观察和回溯性联想而获得早期资料,但科胡特提出了“同理性融入”或“同理性神入”的概念,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成人患者身上的“内在小孩”及其相关信息。
(三)什么是二元关系中的创伤,如何定义这个概念?
这里的“创伤”指心理创伤,而不是生理的、躯体的伤害。精神分析所指的创伤,一般不是从所发生的外部事件或情景中去界定,而是从个体的心理感受上去界定的。有一句话叫做“事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事件的感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创伤是孩童的主观心理体验,它是一种主观的真实。
精神分析习惯以“焦虑”、“痛苦”这些词来定义创伤,这大概符合弗洛伊德的传统。所谓二元关系中的创伤,就是指作为婴幼儿的个体,其原始的、具有客体属性的力比多(驱力)在投注过程中受挫(客体消失、不良刺激、满足不良或任性满足)而产生的痛苦体验。当然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婴幼儿寻求力比多满足过程中遭遇一个“坏”的客体所产生的痛苦体验,就是创伤。在这个定义中,我们既需要承认力比多(驱力)投注的重要性,也要看到母婴客体关系的重要性,不可二者中仅取其一。否定驱力或忽视关系,都是有失偏颇的。
(四)经常碰到“好客体”与“坏客体”的说法,而且不明白为什么说婴儿要内化坏客体?
首先需要明确,客体的“好”与“坏”是由婴幼儿的主观感受决定的,而不等于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所谓的好客体,就是给婴幼儿创造满足感、安全感、愉悦感等正性体验的对象。所谓的坏客体,就是给婴幼儿造成匮乏感、断裂感、恐惧感或威胁感等负性体验的对象。
费尔贝恩以“内精神状态”(endopsych ic situation) 的概念来理解婴儿的内在精神世界,他认为婴儿将母亲分割成了两个对立的部分:一个适时地、把他喂养得很舒服的好的母亲,它代表了一切好的事物。在这种状态下,婴儿觉得自己也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母亲,自己的感受也是坏的,需要通过防御过程来处理。
当婴儿遭遇到一个坏的客体时,会发生一个心理过程,即:将这个坏客体内射(摄入并形成表象)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形成内部客体表象,甚至将其吞噬内化为自体表象,并启动压抑过程将其搁置到无意识中。同样地,当遭遇到母亲这个客体的不同的两面,即“好”与“坏”并存时,婴儿会启用“分裂”机制,将坏的部分与好的部分进行切割处理,使其割裂开来保留在意识中,或者将坏的部分搁置到无意识中。
关键的问题是,婴幼儿为什么要内化 “坏”的母亲,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呢?答案是:内化(内射与认同)它是为了控制它。这好比你遇到一条无法避开的咬人的狗,你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住它,或者和它一样去咬人,而不是逃跑。
婴儿从防御的角度将母亲分裂为一个让自己产生“兴奋性的客体”和一个“拒绝性的客体”,这种防御绝大部分都在某个潜意识水平上运作。兴奋性客体有“力比多”强烈地附着其上,它代表了父母身上的刺激孩子对爱和照顾的需要但又从未给予完全满足的方面;而拒绝性客体则代表了父母身上批评、否定、惩罚和愤怒的方面,在这样的坏客体面前,婴儿将压制那些未满足的需要。所以,婴幼儿要控制它。
正常情况下,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随着婴幼儿的感知和情感功能的发展,他们逐渐能把同一客体的各种不同特征整合在一起,即好、坏共存,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母亲客体表象。否则,母亲的客体表象将始终是处于分裂状态的部分客体。
(五)人的死亡恐惧与自罪感是怎么来的?
进一步说,婴幼儿为什么要控制住坏客体?其实就是为了避免死亡焦虑,包括避免自己体验到被遗弃、被报复、被迫害感,这是人的本能反应。当婴儿遭遇一个坏的母亲时,或者体会到被遗弃感,或者体会到被吞噬、被侵入、被控制感,继而就会产生对母亲的愤怒,但很快又充满了丧失母亲的恐惧。所以对婴幼儿而言,这种针对母亲(或养育者)的愤怒和攻击冲动是危险的,因为母亲对于婴幼儿而言具有绝对的价值。
为了抵御这种痛苦体验与危险,避免与母体分离而产生丧失,婴儿就会发展出自罪感:“是我不好,不乖,不讨人喜欢”,这样一来,也就再也体会不到针对母亲的愤怒,以及被迫害感和对被报复的恐惧了。
再说深一点,当婴幼儿产生自罪感后,丧失的恐惧感便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死亡的冲动或愿望,如:“我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应了弗洛伊德的解释:抑郁是指向自我的愤怒。当被压抑的原本指向“坏母亲”的愤怒以自体的抑郁表现出来时,自罪与死亡愿望附带地表达了一份对爱的渴望,这就为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当这种可能性消失,死亡(自杀)就不可避免地变成一个实际的行为。
(六)个体生命的早期,有哪些常见的防御机制?
包括妄想性投射、内射、分裂(又称割裂)、潜抑、理想化与贬抑等,都是婴幼儿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
婴儿在建立自己内在精神世界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启用这些防御机制,来对付力比多的满足与挫折,并控制自己的内在力比多需要,从而建立与外界的联系。不过,在这些防御机制中,潜抑是相对较成熟的防御机制,至少是在一岁半之后才经常启用的防御机制。这里提到的其他防御机制,都是比较原始的心理机制。
不过,费尔贝恩喜欢用“内射”和“压抑”来理解婴儿是如何处理“坏客体”的:由于婴儿无力改变外部世界,而只能试图在内部世界里将这些创伤性的事件转换成他可以控制的形式,这种转换手段就是“将坏客体内化”,成为自体的一部分(是我不乖)。然后,再将这个被内化的坏客体压抑到潜意识层面,并通过妄想性投射,理想化地美化出一个好的客体(我妈是完美的)。这样,婴儿通过环境美化,便感觉不到坏客体的存在了。这是一个比较精妙的说明。
(七)二元关系创伤会导致哪些人格缺陷?什么是分化和个体化?
创伤与人格缺陷之间的是非常复杂的关系,首先涉及与创伤相关联的人格或自体疾患的分类与病理解释。目前还没有一个以精神分析为基准的成熟的分类学与病理学。相信以后也不会有权威的版本。为什么呢?因为心理疾患在个案层面很复杂,难以准确分类,并给出一个一个普遍适用病理解释。精神分析有一句话很重要,即:真相存在于个案细节中。
不过,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的先辈或前辈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精神分析的不同流派有不同的但却大致相近的分类。譬如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对于人格疾患的分类与病理解释,相对比较成熟,他将人格疾患分为原发性人格疾患和继发性人格疾患,原发性人格疾患包括精神病性的各种疾病,认为不可分析治疗。而继发性人格疾患,又进一步分为自体疾患和自恋型人格障碍。自体疾患分为“自体人格疾患”和“自体行为疾患”两种,而自恋型人格障碍细分为“渴求镜映型人格”、“渴求融合型人格”和“逃避接触型人格”三种。对于边缘型人格障碍,康伯格的研究最为彻底,也是对精神分析公认的贡献。但将边缘型人格障碍放到科胡特的体系中,一时就不好对接,找不到合适的位置。
从理论上说,早期二元关系的创伤,可能导致各种分化障碍和个体化不良等人格疾患。这是一个总体说法。
分化又叫分离,是指婴儿的自体(自我)表象与客体表象之间的区分,在外在关系上,表现为识别自己与母亲的界限。6个月以后的婴儿逐渐意识到自己和母亲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不同的两个人,于是开始有了自我与非我的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自我表象,并区别于客体表象。不过,婴儿完成分离的前提是:母亲对婴儿适时、周到而正确的照顾,而这个“正确”一词是指什么,客体关系心理学家没有说清楚,需要在操作层面来理解。
个体化不良指自体表象内部各个人格元素之间的整合缺陷,通俗地理解就是自己与自己关系上的冲突。用弗洛伊德的动力学模型来解释,可以理解为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结构性冲突,以及自我(ego)协调功能弱小而引起的混乱。需要注意的是,个体化与分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化对应的是自体-客体关系,个体化对应的则是自体的内部结构。
需要进一步说明:没有分化,就没有真正的客体关系的建立,或者说只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分化不良肯定会影响个体化的进程,但分化良好却并不一定带来个体化的顺利发展,因为个体化取决于关系的质量,而母婴互动关系以及包括俄狄浦斯情结在内的早期关系的发展,是个体化的客体关系基础。
(八)怎样做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或养育者?
为了很好地说明母亲的重要性,温尼科特提出“足够好的母亲”的概念。他相信,对于一个足够好的母亲而言,婴儿几乎是她自身的一部分,照顾婴儿是她的首要任务。正是由于这样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向婴儿提供了足够的照料,成功地满足了婴儿的各种需求,从而激发出婴儿自恋性的无所不能感,而这种“无所不能”及自我信任,使婴儿逐渐可以信赖外部世界,并有勇气和信心与真实外部世界打交道,并逐渐建立起现实的客体关系。这就是婴儿与母体完成分离的重要前提。
(南岛/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