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自恋与继发性自恋
原发自恋(Narcissism-primary):指婴孩的一种原始的心理状态,在新生儿以及未分化的婴孩的感知世界里,我和母亲处于无区隔的、弥漫融合的人格状态,并在本能推动下,保持基本自恋张力,即“夸大的自体”和“理想化双亲影像”,或称“原始的自我—本我”状态,这就是原发性自恋结构。在科胡特概念系统中,原发自恋与刚出生时的残遗自体——双极性自体——直接对应。
次发自恋(Narcissism-secondary):自恋的驱力一度依附或外投到外在的客体身上,但却因退行,从外部对象身上收回转而服务于自体,这就是次发自恋。换句话说,就是从客体原欲转化成自我原欲(客体爱转成自体爱)。例如当一个精神分裂病患退化时,其由现实撤回原欲,原欲依附到其病态宏伟的自我意念上,即被称为次发的自恋。
次发自恋不等于性格内向,即弗洛伊德曾经描述的内向(introversion)。因为内向不等于没有客体,只是客体未在现实中显现。在内向性格里,驱力会朝向潜意识幻想的客体,而不是停留在自体之中。
自体疾患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自体疾患是一组涵盖范围很宽的疾患,本质上属于心理发育性问题,其主要特征是一组与早期母婴关系创伤直接关联的自体(自我)结构性缺陷。因此,它在临床上有别于因俄狄浦斯情结解决困难所致的各种移情性神经症。
自体疾患(障碍)可以分为:
①.原发的自体障碍(primarydisturbancesoftheself),包括精神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的边缘状态(边缘性精神障碍),属于前心理期的混乱状态,这个状态不能被观察者的共情机制所理解。这类疾病患者存在自体崩解或枯竭的各种可能的精神症状,无法接受分析治疗。但患者借由治疗师的陪伴,可以把治疗师作为一个“自体客体”建立新的防御结构,或者巩固一直存在的原有防御结构,即:治疗师就是患者的卫士或保护神。
②.次发的自体疾患(secondarydisturbancesoftheself),包括自体疾患(自体人格疾患与自体行为疾患)和自恋人格障碍两种。这两种自体疾病患者,因能忍受自恋需求的挫折,而不至于造成自体的永久性崩解或枯竭,并可建立分析关系,因而临床上认为是可分析治疗的。
导致次发的自体疾患的因素与自体客体(即母体)的功能性缺陷直接相关,包括缺乏刺激、不良及过度刺激、断裂、分化不良等基本形态的创伤。譬如:刺激不足,可能导致患者借助于性成瘾来增加自体对刺激的感受,维持自体正常水平的兴奋;过度刺激,可能导致患者逃避创造性的活动或回避理想化的人物;自体客体的断裂可能导致自体处于崩解的危险中,患者可能通过疑病来抵御这种崩解;自体的负荷过重,可能导致敌意、妄想等症状等等。科胡特的讨论具有临床价值,但关于自体疾患的心理病理学,有待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总结与完善。
按照精神病理过程来进行分类,次发性自体疾患进一步分为5种具体样式:
①.自体人格疾患(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以忧郁、对微不足道的事过度敏感、疑病的抱怨和缺乏生活风趣或兴致为特征。
②.自体行为疾患(narcissisticbehaviordisorder):以性错乱、反社会、各种成瘾等行为作为主要特征。
③.渴求镜映型(mirror-hungry)人格障碍:又称“自我中心人格”。他们坚持展现自己以挑起别人的接纳与赞美,常在忧郁、退缩与爆发愤怒化行动之间变动。
④.渴求融合型(merger-hungry)人格障碍:又称“依附型人格”。患者倾向于与他人保持共生、完满融合的关系,并会有压倒性地要求他人保持让自己“随手可及”(触手可及)等特征。
⑤.逃避接触型(contact-shunning )人格障碍:作为自体疾患的一个亚型,又称“回避型人格”。当受到亲密所威胁时,以逃避和自我隔离来避免自体的崩解和失落感受为特征。他们隔离自己,以此否认令自己惊惧的对别人的需要,或者避免被别人吞没与摧毁。
需要说明的是,“自体人格疾患”与“自体行为疾患”被科胡特归为“自体疾患”范畴,而“逃避接触型”、“渴求融合型”和“渴求镜映型”这3种自体缺陷,被习惯性统称为“自恋型人格”(Personality-narcissistic),它们都是“自体客体”关系发展不良或病理性镜映的结果。自恋型人格障碍与前面提到的“自体人格疾患”在翻译名称上容易产生混淆,但这只是中文分类词语学上的问题。
关于自恋型人格(Personality-narcissistic)障碍,在精神科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里的基本特征是:持续型态的过度敏感;以及缺乏神入、夸大感,认为自己的问题是唯一且只会被特定的人所了解;需要持久的注意与钦佩(当“表现癖”一词被用来定义自恋时,有时会被拿来使用)。其中,“夸大感”、“独一感”和“被赞赏的需求”是三个最能将自恋型人格障碍与其他人格疾患区分的因素。
同时,自恋型人格障碍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特征,如:①对权力或者无限成功的潜意识幻想;②当被批评时暴怒、羞耻和屈辱的感受,以及被人际利用的感受;③缺乏同理心(即共情或换位体验能力),对他人产生嫉羡和过度理想化的感受或偏见。这些特征往往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南岛/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