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解释?从精神分析角度说,解释是指治疗师用一句或若干句语言陈述,指出患者的情感、情绪或行为的无意识模式,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自我理解,以便能更清晰、更准确地看待自己以及所处的人际关系。从更实质的意义上讲,可以把解释定义为是对患者诸多行为、事件或想法之间的联系或其中隐含的因果关联及心理意涵进行的语言化阐述,它针对的是隐含的信息,即患者没有说出来或者没有直接说出来的那部分内容。解释是分析者的话语,它是分析者针对患者行为及其显著特征的推断和评论。也就是说,当你在进行解释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告诉患者这样的信息:“我就是这样看待你和你的处境的”。
解释这个概念的内涵最早由弗洛伊德定义,由德语deutung转译而来,意指对患者身上的某种临床现象的特定含义的“阐明”,是对患者行为的无意识意义的揭示。因此,它与提问明显不同,与澄清、面质、说明等也有所区别,尽管部分重叠。其中,提问是为了搜集信息或引出患者的材料,面质是为了将患者的注意力聚焦于某些具有特定意义的现象上来;澄清则是针对某些细节的挖掘或确认,以免发生混淆,说明则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提问、面质、澄清、说明等,不属于解释,但却为治疗师运用解释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传统观点认为,解释是一种旨在促成患者内心发生持久改变的核心干预技术,处于精神分析干预技术的“最高位置”,这种干预通常持续存在于分析治疗全过程,是产生疗效的本质因素。因为精神分析的疗效是建立在患者的自我理解基础上的,而自我理解往往因解释而被激活。
不过,有相当多的分析家对解释的运用持谨慎态度。他们普遍认为,解释的作用似乎被夸大化和被神秘化了,以至于我们因此而忽视了倾听和觉察的重要性。门宁格(Menninger)在1958年指出:“解释是个相当专横的术语,有些分析师随意地将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分析师的所有自发语言称为解释。我不喜欢这个词,因为它会使年轻的分析师对他们主要工作产生误解。他们必须记住,他们不是圣贤,不是魔术师,不是语言学家,不是侦探,不是像约瑟夫和丹尼尔一样释梦的伟大智者——他们只应该是宁静的观察者、倾听者、偶尔是评论者。在双人组成的工作过程中,他们的参与程度以被动为主……偶尔的主动参与最好被称之为干预。干预可能解释了某件事,也可能没有,他可能是一种干扰,也可能不是。不管分析师什么时候说话,他都是在参与着治疗的过程。”
弗洛伊德虽然强调解释对于患者自我领悟的重要性,但他对解释持相对谨慎态度。在自由联想中,弗洛伊德避免像催眠术那样直接给出干预。他的一些解释(评论或建议)仅仅用于促使病人制造更多的语言材料,并让病人相信,联想的涌流最终会——或多或少是自发地——唤起他对围绕着过去重要的和有意义的事件充满情感的记忆。在释梦过程中,弗洛伊德往往会较多运用解释,不过这种解释仍然是谨慎的。弗洛伊德认为,分析师不应随便解释病人的梦和自由联想资料,他应该把解释放在阻抗出现之后。在1926年弗洛伊德写道:“当你发现了正确的解释时,另一项任务就摆在你面前,你必须等待,直到预计你的解释可以通过成功的方式传递给病人……你最可能犯的糟糕的错误是……当你一发现解释就把它们丢在病人前面。”
对分析师而言,最好将解释先理解为是发生在自己头脑中的过程,即一个“概念化”的过程,而并非一定要立即诉诸言语。心里清楚而不要马上说出来,是分析者的一种境界。在此之后,分析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某个时机、以某种方式做出成功的语言干预。基于这一认识,费尼切尔(Fenichel)将“解释”描述为“在某些事情破土而出的那一瞬间,通过对其的命名,将它由潜意识变成意识”。这种说法非常准确。
分析治疗过程中,解释涉及患者生活及内在体验的方方面面,内容极为广泛,其中,实质性解释、防御解释和移情解释是分析治疗的解释重点。所谓“实质性解释”指将患者表面的或者浅层的症状材料转译成深层的、着重于童年创伤体验、性和攻击性愿望和幻想的意义。释梦这种象征性分析就是实质性解释的典型形式。实质性解释被弗洛伊德视为分析师的主要工作。“防御解释”是针对患者的阻抗的分析工作,是阻抗分析的特殊形式,旨在指出患者陷入内心冲突或痛苦时的应对措施或反应方式,以及阐明这种反应方式的成长性根源。“移情解释”是移情分析的手段之一,是针对发生在分析师与患者之间的此时此地的关系和体验的分析还原。
分析者需要铭记,无论是针对什么进行解释,都容易引发阻抗,特别是不恰当的解释或者过早的解释,势必触发患者的防御。因此在任何时候,向患者传递什么?什么时候传递?以什么方式传递?始终是分析师需要审慎考虑的问题。
(二)
运用解释技术的时候,有两点对分析师而言十分重要。第一点是你依据什么材料进行解释,以及你的解释是否准确、真实地反映了对患者的正确理解。为了获得正确的理解,解释的依据——构成解释的材料或信息——必须是患者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呈现出来的内容或材料,而不是基于分析者自己的个人经验或投射。分析师应邀与患者面谈,不是对自己谈,也不是谈自己,而是对患者谈患者自己。第二点是你的解释是否被患者接受。解释是为了帮助患者获得关于他(她)自己的知识,治疗师对患者的正确理解,不仅包括要考虑患者的领悟能力,面对内心冲突的勇气,也要考虑患者自我的羸弱特质,即:患者脆弱的内心能否承受你的解释。任何可能降低患者自尊感的解释,都是需要避免的。某些时候一个正确的解释可能是“最野蛮的分析”,因为这种解释事实上强化了治疗师“始终正确”或“高高在上”的神圣印象,对患者脆弱的自体和自我概念而言,则是一种摧毁,而不是一种养育或重建。
针对一些人格较为成熟的神经症患者,分析治疗师在临床面谈中一般会很重视解释这种干预性技术,而且解释过程也比较顺利,其目地是企图使患者无意识心理内容意识化,帮助他们从一个更深的层面理解自己的行为或症状。解释技术的运用是否得当,始终较多地依赖于分析师对患者问题的正确理解,同时也取决于分析师对涉及人类心理相关理论的准确把握。因此,临床面谈中准确的解释,是以知识和经验为前提的,是分析师需要不断学习的高级技能。
解释针对的是患者行为(症状的、象征的、阻抗的、移情的)的无意识内涵。不过,许多分析师也把“释义性情感反应”归类为解释的一种,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两者都涉及无意识层面心理内容。两者的区别在于,解释是一种理性的语言陈述,是涉及更深的无意识层面的心理关联性的阐述,而释义性情感反应则是一种“共情式”情感反应或“镜映”,它涉及的往往是显而易见的感受、事实或原因,尽管这些感受或原因对患者而言可能是无意识或下意识的。
解释赋予症状以意义,而这种意义是积极而共情的,并同时具备叙事的连贯性、一致性和雄辩的特征。为了呈现解释技术的临床运用以及在叙事上具有的灵活性特征,下面我将摘录一段分析师与一位有攻击行为的女士的一段谈话:
患者:“那天我的那位同事,她就坐在我的对面,有人来找她办理申请手续,是一个有点腼腆的小伙子。她用很不友好的态度对待来办事的人,这种态度让我感到很厌烦,我忍不住就想揍她。”
分析师:“你当时感到很烦,很愤怒,想揍她。”(非指导性共情反映)
患者:“对!几分钟以后,她仍然用那种冷漠的态度对待那人,让那人很尴尬地站在那里。我终于忍无可忍了,上前抓住她的头发,凶狠地揍了她,直到同事把我们分开。”
分析师:“我想你产生伤害她的冲动,除了你认为她不该用那种恶劣的态度对待别人以外,或许还有别的什么理由或者感受吧。譬如,那人站在那里让你觉得他很难堪?很受伤害?这是你不愿意看到的。”(澄清、释义性情感反应)
患者:“是的,看到那个年轻人当时那种难堪、无助的样子,我就觉得很沮丧,也很气愤!她怎么可以用那样的态度对待有求于她的人呢?”
分析师:“你说当看到那个年轻人无助的样子,你自己就感到很沮丧、很气愤,或许你在其他场合——譬如说你的童年时代——就有过这种类似的感受。有时,这种曾经体验过的内心深处的感觉或许就是我们行为的原因,是吧。”(解释)
患者:“嗯,从我小的时候开始,我就生活在这种感觉当中,一直持续到中学时代,那时我就非常无助、被人冷落、恐惧和愤怒……。”
分析师:“或许你能用一些关键词来形容一下你很讨厌的这位女同事,譬如说她在哪些方面让你反感?”
患者:“冷漠、刁专、阴阳怪气、虚伪、情绪变化无常,对待找她办事的人态度极端恶劣。关键是——,当她把别人弄得很恼火很无助的时候,却又假惺惺地做出同情别人的样子。譬如说要是有其他同事对别人态度不好,她就要走过来卖乖,很同情别人的样子,真的很讨厌。不过这并不关我的事,我和她并没有利益冲突,我没有伤害她的理由。”
分析师:“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谁像这个女人?”
患者:“(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有,我母亲(不确定的表情),她简直就像我的母亲!”
分析师:“所以说,当她以恶劣的态度对待那个人时,你也许觉得就像当初你母亲对待你一样,让你感到沮丧和愤怒。这种生动的场景唤起了你内心深处的、被压抑的对母亲的情感,这种感觉一直让你生活得很沉重、很无助、很孤单,你把这种对母亲的忌恨转移到了女同事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的这位女同事不过是你表达被压抑的挫折感和愤怒的无辜的替身,一个不折不扣的替代品。”(实质性解释)
(三)
解释反应必须建立在与良好沟通和情感协调基础上,因此解释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种干预性策略和非干预性倾听与共情的过程。除此之外,分析师就患者的行为进行心理动力学解释时,应该遵循一些最基本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从解释的内容看,解释反应的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尽管分析面谈中对患者的同一行为往往需要进行多次多角度的反复解释,但“更多不一定更好”。实际面谈中,滥用各种心理治疗理论对患者的问题、症状和行为进行不恰当解释,是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这些分析者或许知道“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其特定的心理含义”,但他们不知道“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有必要做出解释”,更不清楚“你怎样看待患者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患者怎样看待自己”这样一个基本事实。相对于数量而言,对来访者给出一个合乎情理的高质量的解释最重要,显然这取决于分析师的理论把握和临床经验,取决于对患者的准确理解。
从解释的专业层次看,解释的准确性比解释的深度更重要。你必须保证给出的解释是建立在患者准确信息基础上的,而不是将你的偏见、价值或个人经验投射在患者身上,你应该能够清晰地意识到你的盲点。譬如,你是一个在男女情感和两性关系上持开放态度的分析者,当你面对一位婚内性生活不协调并受长期性冷淡困扰的患者时,你就有可能倾向于用性经验缺乏去解释性冷淡的原因,从而很轻率的建议通过获取新的性经验来克服性感受能力的缺乏,而与患者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发生冲突。因此,解释的准确性比解释的深度更为重要,这里的准确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你的解释所依据的素材必须来源于患者的生活事实。其次,你的解释应符合最基本的心理发生机制,而不是想当然地解释。
从解释的措辞看,用非肯定型措辞比肯定性措辞效果更好。大多数情况下,我建议你使用“也许”、“可能”、“或许是”、“好像”这样一些非肯定措辞,以避免患者对解释产生防御和抵抗。当然,解释措辞本身具有极强的暗示性,某些情况下,是用肯定的措辞进行解释会显得更有力,更容易为患者接受。具体怎么取舍,取决于患者的人格类型以及对患者问题的确认。解释用词上要避免使用患者难以理解的专业词汇,尽量体现“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
从解释的时机看,稍晚的解释总比较早的解释更容易被接受。把握解释的时机——无论是在每次面谈还是整个分析治疗过程中——都显得很重要。通常,把解释放在稍后一些时间进行,而不必在最初的会谈时就频繁使用。使用解释反应之前,患者应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愿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探索,对自己要有“好奇心”。通常你要等到患者几乎能为自己进行解释的时候,你才应该做出解释。
解释反应的核心策略是“重复”。因为即使是一个有用的、令人置信的解释,往往也会遭遇患者的抵抗,这似乎是一种常态。因此你有必要在适当的时机,用不同的方式,在更多的资料支持下重复这个解释。解释的最终效果是能够对接患者的感受,并让患者接受。因此应该十分注意患者对解释的反应,切不可将你的解释强加给一位有抗拒情绪的患者。
(南岛/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