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生死无常与此时此地

管理员 2017-11-16
    浏览:1990
分享到:

  平淡而重复的生活,尽头是生命的终结,不可预知的死亡,这是中、老年生活所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尼采借预言家的口提出了一个“永恒轮回”的概念:人生便是你目前所过或往昔所过的生活,将来它将不断重演,绝无任何新意。每一样痛苦、欢乐、观念、叹息,以及大大小小无法言说的事情都会再度重现,而所有的结局也都一样——同样的月夜、枯树和蜘蛛,同样的这个时刻和我自己。那存在的永恒的沙漏将不断的反复转动,而你的生命在沙漏的眼中不过是一粒灰尘罢了。如果你意识到生活就是这样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那个终点是不可知的死亡,你将会怎样呢?

  正因为生命短暂、无常、偶然与虚无,以及死亡的必然,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陷入各种与此相关的心理误区。他们认为“自己老了,没有用了”;或者觉得“一生毫无建树,白在世上走一遭,活着没有什么意义”;他们可能因人生遗憾和衰老而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人干脆逃避到对健康的焦虑中,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病?”“谁来照顾我?”“医药费怎么办?”“子女是否孝顺?”等等。

  活在过去的人是傻子,活在未来的人是疯子,唯有活在当下才是智者。不少人容易对生活产生某种忧虑并以此填补平淡无聊的时光,他们要么生活在对过去不幸遭遇的回忆中,抱怨命运不济;或者沉迷在未来生活的悲观想象中,生命变成了死神邀请之后的漫长等待,而恰恰忽视了此时此地的生活。

  人类有两种基本的存在方式,即“非本体存在”和“本体存在”。这里的“非本体存在”指一种日常生活模式,即我们存在于不确定的环境氛围中,存在于日常琐事和人际关系的期许中,包括沉沦于某种关系丧失的恐惧或焦虑中,因而感受不到“自我”的存在和价值。而“本体存在”则指“存在”本身,它是这样一种感觉,即: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对躯体和内心感受上,体验思想、情绪、情感、意志的融合,明晰事物的本来面目,从中发现真正的自我。

  “本体存在”是人类接近本真自我的最佳途径,也是中、老年生活的难得境界。“我在,所以我幸运而快乐”;“我爱,所以我惬意而满足”。这些陈述道出了“本体存在”的秘密:当我们从转瞬即逝的荣辱得失、悲欢离合以及那些曾经给予我们极大满足的权利、金钱、名望和诱惑中抽离出来,转而去感受生命的律动、事物的本相、江河的气息和宇宙的浩淼时,当我们对“生与死”以及永恒不变的生命规律保持一份客观的警醒时,我们就能够更加热爱生活,珍惜每时每秒的光阴,承担起生命的责任和义务,热切而乐观地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找到“本体存在感”呢?首要方法是内修。

  在清晨以及休闲的时候,打打太极,做做舒缓的户外运动,创造“天人合一”的体验,这是最常见的内修方式。此外,借助于各种身心放松技术,也可以帮助我们积极地体验到“本体存在感”,其基本步骤有三:①将自己融入到原始而自然的环境中,或者将自己置于一个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调整好自己的姿势,或舒服地躺下。②采用“腹式”或“逆腹式”呼吸,让宇宙真气缓缓进入腹部,一吐一纳,放松自己。③随着呼吸的调整与身体放松,抛开杂念,将意念集中于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感受生命的律动,进入自己的内心,体验各种情绪与深层情感。

  直面死亡是引发“本体存在”体验的另一种途径。研究表明,与生死相关的重大事件,不管是直接相关,还是间接相关,一方面会加剧关于生命的悲观意识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倦怠感,但同时也会引起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觉醒,因此而激发出对生命本相的彻底感悟,对身边他人的爱心,以及对生活的热情和面对人生不幸的勇气。老年生活中,与生死相关的特定事件包括:

  父母、老人或配偶离世;

  同学或至交好友的离世;

  患有危及生命的绝症;

  搬进养老院;

  婚姻及亲密关系破裂;

  重大的生命里程碑事件,譬如五十、六十、七十寿辰;

  子女离开而独立生活;

  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

  退休、失业或失去工作;

  突入其来的灾难事件,譬如战争、地震、火灾、盗窃、车祸等。

  亲人离世、好友病故、自己患上不治之症,这些事件会刺激我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产生对死亡的焦虑;搬进敬老院、婚姻关系破裂、子孙离开,宣告既有关系的结束或丧失,让人情不自禁联想到了死亡;环境的变化、退休或失业,意味着某种熟悉生活的结束,世界将变得越来越不可把握,安全感陡然下降,死亡阴影悄然而至。也就是说,尽管这些不同事件之间存在表面上的差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即:结束、丧失直至死亡。

  本能地回避死亡的刺激和威胁是人的第一反应,但其后果是,死神就会以另一种方式在你生活中如影随形。反之,当你勇敢地面对,你就可能向死而生,在危难或绝望中迸发出惊人的生存勇气。欧文.亚龙指出:直面死亡会引发焦虑,却也有可能极大地丰富你的整个人生。

  悲痛并丧失亲人的支持,处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会让人真正地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G女士就经历了这样一个痛苦的心路历程。

  G女士53岁,是定居成都外省人,她是一所国立职业技术学校的英文教师,看上去体态高大丰满,属于典型的北方女性气质,但她的性格却内向、羞怯而缺少社交。她说“两点一线”是自己几十年的生活风格,除了工作,就是居家生活。她的丈夫作为第二股东和别人合伙经营一家小规模机械加工厂,儿子21岁大学在读。G女士说,自己的教师职业收入不高,但因为有丈夫经营工厂的经济来源,一家三口还算富足而安稳。开始阶段,她以“不定时”方式找我做咨询,因为她有间歇性的睡眠障碍,故而寻求心理帮助。

  从认识她算起,大约在其后的一年半时间里,G女士生活中接二连三发生了一系列不幸事件,完全出乎我的预料。

  首先是儿子出问题。G女士的儿子因遭遇失恋,在大学校园爆发了极端异常情绪和行为,他试图实施自杀来了却自己的年轻生命。经过精神病学家的诊断确认,儿子是应激性事件诱发的精神分裂障碍,因此被迫休学接受住院治疗。

  自从儿子患病住院,G女士的丈夫就开始变得越来越不正常,他时常一人呆坐,沉默不语,彻夜不眠,面容消瘦,逐渐陷入抑郁状态,工厂业务因此受到影响。这让她想起二十多年前丈夫的一些事情,令她到惶恐不安。

  “我怀疑儿子和他父亲是一个病!理智上我尽力说服自己不要这样想,但是想到二十多年前我丈夫的病情,我觉得孩子的精神病是遗传的。”她说:“我都不知道那些年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原来,在二十年前,她的丈夫一度因患重型抑郁症而住院治疗,没有亲人的帮助,G女士作为丈夫的唯一支撑,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不满一周岁的儿子,还要帮助悲观厌世的丈夫脱离困境,鼓励他坚强地面对生活,重新振作起来。经过三年左右的治疗调整,丈夫的病情逐渐好转。

  她需要心理支持。当我正试图着力帮助G女士从极其无助与沮丧的情绪中摆脱出来的时候,她的丈夫终因儿子事件的刺激,再次送进精神病院,并被诊断为重型抑郁症。两个月后的一个周末,G女士被好友搀扶着走进咨询室。

  “就在上个周末,我丈夫自杀了,而且场面很惨烈。他趁我中午给他打饭的时机,悄悄地溜出病房,跑出医院,就在外面的大街上,撞上了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都怪我大意!” G女士脸色苍白,似乎哽咽的力气都没有了,绝望地看着我:“请您告诉我,往后我该怎么办呢?”

  我知道这样的打击对她意味着什么。接下来的一个小时的谈话,让我了解了关于G女士家庭更多的不幸。

  “还有别的亲人帮助你处理善后的事情吗?”

  “没有,我的父母十年前已经去世,我曾经有两位哥哥,他们是孪生兄弟,都没有组建家庭,也没有后人,其中的一个是警察,二十多岁时因公殉职,另一位哥哥两年前在老家因车祸身亡……我没有了别的任何亲人,在这个城市,老公是我的唯一依靠。”

  我的话一下子被卡住。足足几秒种,我的心脏似乎停止了跳动,只有一个念头在脑海里盘旋:“老天多么地不公,多么地不公……在这个世界上,她居然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亲人,她自己的原生家庭竟然只有这么一个女人活着……”

  咨询结束后的整个下午,我都沉浸在悲凉的体验中,脑子反应迟钝近乎一片空白。直到我和妻子和女儿在一起晚餐时,我终于哭出声来。记不得当时自己说了些什么,只是不停地重复道:“我不知道怎么帮她,我不知道这个职业有多难,我不知道怎么帮助人到中年的她!”这几句话至今仍记忆犹新。

  作为心理医生的我,毕竟我要去帮助她面对残酷的现实,但G女士却选择结束了这段近半年时间的心理分析。她说自己要辞去教师工作:

  “我知道没有人能够帮助我,我必须去挣钱,我必须好好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不仅因为要继续给儿子治病,还有我丈夫留下的唯一遗产——那家工厂的事情,我也必须接下来。他是一个忠诚的男人,相信也希望我忠诚地去做他最看重的事情。”

  当失去亲人唯一的依靠,不得不独自面对生命的虚空、生活的重担和死亡的威胁时,她必须做出勇敢的选择。毕竟已经没有任何人挡在她和死亡之间了。

  一年之后,当G女士再次出现在我的咨询接待室时,我差点没有认出她来。

  她的脸上虽然多了一些沧桑的皱纹,但已经感觉不到曾经的羞怯、彷徨与无助的神情。她说自己现在很好,已经接过丈夫的工厂,做了主管营销和对外事务的副总,最近报名参加了一个创业课程的研修班,下课之余顺道过来看看,并开玩笑地说我是个好人,看看我是否还那么精神,看看我是否还记得她这个不幸的老大姐……道别的时候,她特别叮嘱我,别为没能帮助到来访者而感到歉疚。

  G女士的故事让我明白,人类之所以产生悲观的情绪与对死亡的焦虑,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不能够真正认识死亡的正面意义,直面生命的真相。

  其实,早在两千二百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就指出:“死亡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死亡就不会来临,而死亡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也从“存在”与“非存在”的角度理解死亡,他说:“人生在世,只是短短的几十年,比之他不存在的无限时间,几乎可以说等于零……生命的存在只不过是漫长无涯的存在中的一刹那间奏而已,而死后与生前并无不同,因此实在大可不必为此感觉痛苦难耐。”

  接受哲人们这些令人震惊的观点,有助于使人摆脱空虚的人生状态,放弃对生命结果的执着,回到生命的过程中,重视当下的生活。因为死是无法回避和预期的事件,而我们唯一拥有的是这独一无二的短暂人生,以及体验悲欢离合的权利。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好好地活着,用爱和智慧充实生活。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选择做点什么,让自己在一年以后或者五年以后,当回想往事时,不再为那些新的缺憾产生同样的绝望。

  帮助我们建构“活在当下”的生活信心与价值的重要方法,是要直面与死亡相关的各种丧失事件,尊重生命的存在规律,寻找自我存在的本体感,在此基础上将自己融入社会生活,做有意义和负责任的事情,发挥潜能成就圆满。


(南岛/黑风)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