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一位愧疚者的人生哲学

向程 2018-01-03
    浏览:1878
分享到:

f9f74f08eb2b45274da5fd96850e1e36_r.jpg


李雪梅:向老师,给您转述一个心理网站推荐的人生哲理故事,也许您从其他地方也听到过这个故事,看看您对这个故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我只是觉得,许多看起来很富有哲理的故事,其实里面隐藏了讲述者难以言说的病态动机。当我从一个心理专家的网上空间里看到这样的故事时,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油然而生。我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感觉是我的个人投射,还是普遍的反应,我想确认这个。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篱笆上的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就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你的朋友是你宝贵的财产,他们让你开怀,让你更勇敢。他们总是随时倾听你的忧伤。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支持你,向你敞开心扉。”


告诉你的朋友你多么爱他们,告诉所有你认为是朋友的人,你的行动可以从邮寄(转寄)这个小小的故事开始。有一天,当这封信又回到你的信箱里时。你会发现你有一个很大的朋友圈。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是因为有人在默默的祝福你,因为你也爱你身边的一些人。如果你总说太忙,不能将这封信转寄出去,老是说:“改天再寄。”你将永远都不会去做这件事的。所以,不要找借口,静心的看看这篇古老印度来的故事,然后决定为你的朋友们作一些事,从转寄这封信开始……。


向 程:噢,故事的后半部分我比较熟悉,就是复制并邮寄信函,传达爱心。许多人都曾收到过类似的信件。寄信的人通常声称:“这是一封给你送上好运的信,此信由某某教区的某某主教起草并发出,已经绕地球转了多少圈了。现在好运已降临到你身上……”或者说:“你就会因此而发财,只要你将此信复制2O份,分别寄给好友、熟人或QQ上的朋友,使它在世界各地周转起来,你将在四天内交到好运,这不是在开玩笑!”如此云云,显得很神秘。


我想,大多数人会觉得只是一种游戏,没有实际意义。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人会照着寄信人的提示去做,尽管有些繁琐,甚至很麻烦,但又不想因此丢失好运,更不愿遭致厄运。如果是“被暗示性很高”的儿童或者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倘情有可原。但,如果是一个成年人,则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如果地球上不断地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活动中来,主教(最初的发信人)就达到了暗示人类从事一项没有实际意义的象征性活动的目的了。


李雪梅:我在想,发信人,或者说最初的故事讲述者,他的潜在动机是什么?


向 程:不知道!不过这让我想起一个问题,复制并邮寄信函的行为,具有不同于普通行为的特征,我觉得这个行为属于“神经质”和“象征性”行为。从行为的象征性出发,我们似乎可以就理解,最初的倡导者的心理动机是什么。


李雪梅:我开始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游戏,一个不带恶意的滑稽的游戏……


向 程:对。但是,游戏的本质又是什么?


李雪梅:嗯,从表面上看,游戏是生动有趣的,特别是儿童的游戏。譬如,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很投入地扮演夫妻,再用一个布娃娃放在身边充当他们的“孩子”。在成人看来也许没有道理,但对孩子来说,却具有确切的意义,那就是:重现父母的婚姻关系并让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得到照料和关爱,那个布娃娃是小女孩的自恋投射。对于神经性的症状,也可以做同样的理解。我觉得这个故事中邮寄信函的行为,至少符合儿童游戏的特征,的确是一个象征行为。


向 程:是啊,象征行为就是用一个表面上无意义的行为去表达另一个真实的意图,不管这个行为看起来多么地缺乏现实意义,多么的荒谬,但其意图总是有意义的,只不过这个意图通常隐藏在行为表象的后面不易察觉。要知道,大多数的神经性症状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象征性,并在这种行为中获益。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复制并邮寄信函”这个行为真如寄信人所期待的那样在地球上“不断重复”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行为就不仅是“神经质的象征行为”,而且还是一个符合症状学的不断重复的“强迫行为”——一种集体性的“强迫症”大爆发!也可以说,寄信人是在有意无意地复制一种强迫症症状。只是,与我们在患者个体身上看到的强迫性重复行为不同,这个集体性的强迫重复行为是由一大批具有愧疚感的人群通过传递邮件表现出来的。


李雪梅:咦——,有那么严重吗?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会带给他什么好处吗?也许有人还要反问您,寄信者是在表达和传递一种爱心,一份对朋友的关爱之心,除此之外,别无不良居心,更没有骗钱骗色!至少,他是用心良苦的。


向 程:表面上看是这样。你看,“告诉你的朋友你多么爱他们,告诉所有你认为是朋友的人……”这是多么美妙的充满爱心传达宽厚的话语啊!但是,换个角度想:既然我们身边有很多需要理解的人,既然我们身边有现实的活生生需要关爱的对象,为什么这些美妙的话语不直接对他们说,而要以邮寄的方式——麻烦、诱惑、神秘、情感敲诈的方式——向陌生人传达呢?何况,这种传达是单向传达,好比一个人对着一个空屋说话。我觉得,答案只有一个:这个最初的发信人,他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存在交往回避型障碍。他是一个愧疚的人,这是关键!一个需要表达而又找不到表达对象的人,一个恐惧现实交往而沉迷于想象的人。


李雪梅:愧疚、恐惧交往。是一个不错的假设,一个临床心理假设。


向 程:是假设,不过后面要谈证据。受内心深处孤独和恐惧的折磨,他需要找到不给自己带来压力的沟通对象——远处的熟人、陌生人,而不是自己的亲人和身边的朋友,并且邮件是以匿名信的方式寄出的,这就避免了交往恐惧;受愧疚感的折磨,它需要不断地通过表达一份爱心,来补偿自己小时候发脾气给别人造成的伤害;受“被压抑的愤怒”的驱使,它需要通过让更多的人重复“邮寄这封信函”行为,来完成对别人的惩罚,转移自己的焦虑,获得心理的平衡。


就人类的普遍的心理机制而言,一个孤独的人发现有人比他更孤独时会感到宽慰,一个病人发现别人也和他同病相怜时会获得平衡。而这个人,不惜人为地在这个星球上制造一种集体性的强迫症状,来完成对自我的认同和对世人的讽刺。这就是用“传递爱和宽容”所包装起来的“邮寄行为”真正的意图。         


李雪梅:为了证明您的说法不完全是个人投射或者个人偏见,也许您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判定发信人的深层动机是出于处理自己的愧疚感、孤独感、愤怒、交往恐惧的需要,并完成对别人的惩罚(讽刺),有什么心理分析依据呢?


向 程:你只要静心的看看这篇所谓“古老印度来的故事”,这个“老子”教育“儿子”的故事,你就不难理解,那位儿子的愧疚、委屈、愤怒、恐惧是怎么来的。我觉得,这不是一个经典的正面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德行的故事,反倒是一个关于“父母给孩子制造心灵创伤和行为障碍”的故事,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一个愚昧透顶的故事!


李雪梅:故事的第一段,钉钉子,说的是父亲教导儿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儿子也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好像没有大的问题。我想大多数父亲都会做类似的事情。


向 程:是的,不过,比告诉孩子控制愤怒情绪更重要的事情,是让孩子理解自己愤怒情绪。或许,儿子只是模仿了父亲的情绪表达方式而已。而父亲没有这样做,这是一个问题。而且要孩子“钉钉子”则是一种隐讳而冠冕弹簧的惩罚,让孩子心甘情愿的进行自我惩罚。


而故事的第二段,拔钉子,问题就大了。当男孩通过压抑(而不是理解)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不再发脾气了,按教育的一般法则,理应给予奖励。故事中的父亲反倒使用了更严厉的惩罚——要儿子拔掉钉子,并告诉男孩:即使你改正了错误,无论你怎么道歉,你对别人的伤害并不会因此而得到修复或补偿,那个伤害的“洞”将永远保留在那里。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暗示啊!正因为这种不良暗示,播下了孩子委屈、愤怒和愧疚的种子。


需要强调的是,男孩的愧疚是父亲否定和惩罚教育的结果,以至于他以后不能够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这是人际交往障碍的核心,交往不良自然会导致心灵的孤独;孩子的委屈和愤怒情绪的原始指向是自己的父亲——那个道貌岸然的、把自己的错误教育进行“合理化”的父亲,男孩面对这样的父亲,这种愤怒不能得到表达。


李雪梅:您是不是想说,那个最初的邮件发出者,就是故事中的那个男孩。他很像他父亲,重复了父亲教育他的行为模式——用“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用一个传达爱心的优美故事,用一个良苦用心,去教化这个世界,完成愤怒情绪的转移。是吧!


向 程:可以这么说。“邮寄信函”这个“集体性强迫症”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故事中的男孩的父亲。实际上,故事通过一个隐喻,也完成了对始作俑者的讽刺。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