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终于决定来讲一讲拉康

向程 2022-04-10
    浏览:15828
分享到:

终于决定来讲一讲拉康。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蓄谋已久的想法,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选择。为什么困难?因为读懂拉康就很难,讲明白拉康就更不容易!所以现在仍然不能说是在讲拉康,只是在谈论我自己理解中的拉康精神分析。


我从未有过拉康派的受训经历或分析背景,但认识为数不多的拉康派分析家,或者作为朋友,或者只是熟人,或者酒桌上称兄道弟的哥们儿。坦诚地说,我更多地是从阅读中去理解拉康——从褚孝泉先生翻译的《拉康选集》开始。阅读也几乎是我从年轻时候就已经养成的学习习惯,也是我学习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方式。记得在2010年元月,法国分析家勒维先生来蓉学术交流,当他从我的一位朋友那里侧面问及我的分析导师是谁时,我坦承:我没有系统地接受过任何分析家的分析(对拉康派来说,接受导师的长程分析几乎是唯一学习方式),但我(通过阅读)师从于弗洛伊德。


我在有距离的观察中,去听、去体味拉康派分析家的风格,去审视拉康派学员的话语,去评估被分析者的症状。当然,出于职业和专业角色,我一开始就直接与成都精神分析中心的“掌门人”交往。我从霍大同老师和秦伟博士那里分别领教了两个非常别致的态度,一个叫做“不可能”,另一个叫“我不是”。


2001年初,在开设南岛心理咨询机构之前,我专程去向霍大同教授讨教。当他发现我不是来接受分析而是来向同行前辈讨教如何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后,霍大同老师直截了当地对我提出忠告,原话记不得,大意是说:像我这样的分析家都只能想象在川大搞“精神分析一条街”,哪敢鼓动你去社会上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并以此为职业?这几乎不可能成功!


大约一年之后,我请秦伟博士给中科院心研所“心理咨询与治疗函大成都面授班”的第一、第二期学员讲授精神分析专题,再次遭遇了另一份尴尬。我向学员们隆重介绍了授课导师并掌声邀请秦伟博士上台开讲,秦伟接过话筒,对我的介绍内容进行了一番似乎有些小题大作的更正。


他不厌其烦地澄清:“首先,我不像是你们向程老师介绍的那样,我不是心理专家,不是××教授,是副教授……要知道,副教授和教授是有很大区别的……其次,我想说的是我搞精神分析,不搞心理咨询,精神分析不是心理学。所以严格地说,不该是我来给你们来讲课,因为你们是学心理学的,精神分析与心理学有很大不同……”再之后,秦伟博士用了差不多三十分钟的时间来询问一位在场学员报告的梦中的一坨“大便”,包括它的大小、形状、色泽和梦中排泄的感受等细节。秦伟老师的这番精神分析启蒙,让学员们一脸懵逼,面面相觑,于是课堂暗流涌动,甚至快要群情激愤了。有一位女学员递一张纸条给我,“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欣赏那位同学的大便的,请秦老师给我们讲点干货!”那一刻,站在一旁的我,多少感到有些惊讶,更觉茫然,权当这是拉康派分析家的怪癖和坏坏的可爱。


即便是在今日,仍有不少局外人士将拉康派分析家的某些pose和“不说人话”不假思索地看作是“病入膏肓”的征兆,或者认为他们是在故弄玄虚(尽管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直观判断并无大错)。


今天,我们要理解这一切,当然要回到他们的“祖师爷”拉康这里。


雅克.拉康(1901-1981)被誉为继弗洛伊德之后最为重要的精神分析家,这个评价是恰如其份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拉康所做的不是对理论的修修补补,不是装修精神分析大厦的房间,或者纠正弗洛伊德的错误,而是从根本上变革了精神分析关于无意识心理过程的理论表达。拉康试图给“无意识”或“主体”一个更具逻辑性的分析结构,而且在分析工作的方法论及临床实践方面,也有独具特色的创新。


拉康精神分析以重读弗洛伊德的文本为出发点,这里的“重读”和我们现在读拉康是不一样的,我们重在读懂拉康,而拉康读弗洛伊德,不是简单地读懂,而是从不同的视角,读出弗洛伊德文本的深意,做出新的理解,提出新的概念,构建新的理论。甚至可以说,拉康是带着自己的理论框架,去阅读弗洛伊德的文本。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回到弗洛伊德”,拉康的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精神分析的方向性回归。回到弗洛伊德,就是要回到最初的点上即:回到“无意识”。因为精神分析的正统或者说正轨,就是对无意识的研究,这是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拉康认为,弗洛伊德之后的分析家,无论是自我心理学还是客体关系理论,他们丢弃了精神分析的最初目标——对个体精神生活中的压抑物“无意识欲望”的揭示,从而走向了这门科学原初意图的反面或无关立场。所以,拉康提出“回到弗洛伊德”,以表明自己不同于精神分析其他理论阵营的立场与态度。


站在拉康的角度,可以认为,一些“后弗洛伊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不同流派,他们不是宣称自己掌握了弗洛伊德思想的真谛,就是宣称自己解决了弗洛伊德没有解决的问题,抑或声称自己超越了弗洛伊德,找出了弗洛伊德的“错误”并做出了理论修正,或者发现了“新大陆”。在拉康看来,正是对弗洛伊德的某些莫名其妙的“修正”和“丢失”,使得精神分析丧失了它“根本的利刃”,从而沦落为一门“端庄有仪”的认知心理科学。或者说,精神分析经这种改良和修正,已经不再是一门涉及“无意识”的学问,而是一门关于“意识”和“自我”的认知科学,这是拉康所不接受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拉康派学者不愿意将精神分析视为心理学或心理学的一个流派的伦理原因。


另一个与研究拉康有关的,是拉康思想的“特异性”和文本的“晦涩性”问题。你可以认为“晦涩性”和“故弄玄虚”是法国的文化元素,也可以在拉康本人身上去解释这种现象,不过在我看来,这主要还是与精神分析的固有特质有关,而非故弄玄虚。精神分析的材料是什么?是无意识的文本,这种文本本身就不能在表层意义上或以现实表象为参照来加以理解。加之无意识与意识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性的“反转”逻辑,使得精神分析的概念更具“特异性”并让人陷入阅读困难。我赞成李新宇的一个说法“拉康……拙劣地模仿无意识言说的极端表现形式——看似费劲心机,实则用心良苦!”不过,认为拉康这样做是因为他试图“努力避免精神分析成为“烂大街”的常识性货色”,这一点也许并不重要,无意识心理过程本身的逻辑才是造成“特异性”和“晦涩性”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任何人,试图把“无意识”说清楚,必定会花费一番心思而终究无法达成。拉康的许多力理论表达正是这样一种“未完成物”。不得不承认,拉康借用语言学和拓扑学的想象来构建自己独特的精神分析概念体系,以此描述精致的精神分析“哲科思想”,尽管困难重重,甚至偶有牵强附会,却也精彩纷呈,时时让人恍然大悟。


如此一来,阅读拉康的思想文本特别是读懂它而非胡乱理解,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为了读“懂”令人费解的拉康,我们就必须借助于那些自称是“懂”了的专家的解释和研究。但事实上,没有一位“行家里手”对拉康的解释是完满而具说服力的。特别地,当你遭遇一个“不说人听得懂的话”的拉康思想讲解者,你可千万不要武断地做出“这是一个傻子或病人”的评论,也不要轻易给出“这是一个拉康派分析家”的判断。而是要回到ta的言说中,听听TA到底在说什么!


而今,在阅读拉康文本和学习拉康精神分析的时候,有两件事情很重要:一是你最好是动力学取向的临床工作者,有个案经验,便于直观比对;二是你要有文化或理论差异和批评精神。譬如,你最好不是法国人,最好不是拉康派分析家,要是碰巧你熟悉各种不同流派的动力学理论,阅读拉康将十分有益。道理在于,理论差异导致理论视距,理论视距是审视一切理论的心理前提。否则,你就可能陷入“精神分析=拉康学派、拉康学派=精神分析”的误区。


我特别想说的是,不懂拉康并不一定妨碍你成为一个有口碑的分析师,不会妨碍你和来访者一起工作,但你如果想成为分析家,最好抽点时间读读拉康,读懂拉康。这可能、恰巧是拉康派分析师一律自称为“分析家”的道理。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