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三岁之后,父亲无论如何也就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那么,在孩子漫长的成长历程中,父亲究竟具有哪些具体的功能呢?这是一个很现实而又极具操作性的问题。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父亲的功能包括供养、护佑、规训、传道、胜利等5个成分。即父亲要做到:
第一,赚钱养家,并且能有时间陪伴妻子和孩子(供养功能);
第二,保护太太和孩子免受天灾人祸的侵扰(护佑功能);
第三,设定家庭规则以维持家庭内部的结构和秩序(规训功能);
第四,传递给孩子关于生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传道功能);
第五,以身作则地成为强大有力的男人,至少也要比妈妈强,就是说,父亲要是个很Man的男人(胜利功能)。
实际上,强调父亲的功能并非中国儒家文化的一个特色,也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譬如,美国卫生部曾经组织专家编写过一本手册,名为《父亲在儿童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可见对父亲的家庭功能的重视。
这个《手册》定义了父亲在现代美国家庭中的7项具功能,它们是:①和孩子的母亲培育积极的关系;②花时间陪孩子;③养育孩子;④恰当地规训孩子;⑤引导孩子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⑥保护和供养;⑦成为孩子的模范。
对比上述两种界定可以看到,在美国人那里,父亲的胜利功能基本上被删除了,传道功能被弱化了。这是因为在一个强调男女合作的社会背景下,父亲“强不强”似乎并不重要,胜利功能的重要性相对下降,个性化发展成为儿童教育的主流。
同时,当今社会呈现出多元价值倾向,个体吸纳外部信息的渠道也极为多样化,父亲事实上很难将自己认可的价值观完整地传递给孩子。因此,“言教”的份量下降,作为弥补,“身教”的作用上升,父亲成为孩子的认同的模范,可能以某种新的方式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同时,现代社会强调了父亲引导孩子参与家庭以外的社会交往的作用。
尽管如此,父亲的胜利功能对孩子的心智发展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心理价值。
孩子,尤其是儿子,总是期望“我爸爸比你爸爸厉害”,并期望父亲在力量与权威上胜过母亲。正如英国电影《人生驾驶课》中的儿子,听到父母离婚,让他极为愤愤不平:“爸爸,你作为一个男人,怎么能够让她甩了你,而不是你甩了她?……”。要知道,在一个父亲缺乏胜利功能的家庭,儿子在竞争和挫折面前将会感到胆怯和屈辱。
家庭教育中,有效地发挥父亲的功能,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下面我提出四项基本原则,供父母们参考。
需要提醒的是,这些涉及父亲功能的原则,适用于孩子未成年的所有家庭,而并不取决于在妻子眼里,丈夫作为孩子的父亲是“合格”还是“不合格”。
原则1:父亲的婚姻功能是最重要的功能,其余各项功能的发挥须以正常的婚姻关系为前提。
父亲的婚姻功能我们可以简单描述为:父亲有能力让孩子觉得他是值得母亲爱的。这句话有点绕,但却道出父亲婚姻(情感)功能的本质。同时引出一个法则:婚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这是子女教育的一个基本命题。
如果父母之间或吵吵闹闹,或相互鄙视,父亲无法赢得母亲的尊重,无力解决婚姻的矛盾,孩子则容易出现“沮丧、退缩”等内隐的不良行为,或者表现为“攻击、破坏”等外显的不良行为。
进一步研究发现,夫妻婚姻冲突时,如果彼此双方势均力敌,互不让步,孩子将被置于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体验中,并在三岁以后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性与破坏行为。发生婚姻冲突时,如果父亲或者母亲总是以忍让妥协方式平息冲突,孩子在三岁之后则表现出沮丧和退缩行为。
这说明,不论是吵吵闹闹,还是委曲求全,都会给孩子的个性形成造成消极影响。
冲突的婚姻关系使父母失去理性,他们会不自觉地借孩子的事情向对方发难,或者将孩子作为彼此争吵、彼此争夺的对象,使孩子蒙上一层心理阴影。不仅如此,由于父母各执一词,针锋相对,家庭教育缺乏“一致性”,孩子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同时也觉得有机可乘,行为渐渐陷入混乱。
如果夫妻双方忽视婚姻关系的改善,只是单纯经营亲子关系,费尽心机改善亲子互动,往往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父母,才会成为孩子认同或依恋的对象。
原则2:发挥父亲的功能,须承认父亲与母亲的行为差别,以及分工的不同,承认父母之间的“角色分化”。
要承认差别,则无须将父亲的行为统一到母亲的标准上来。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行为反应不一致,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也是家庭系统的正常现象。
譬如,母亲在安排家务、喂养孩子和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方面,是一个主导者,往往容易因为孩子生病而焦虑不安。而父亲往往不够主动,甚至一副“呆头呆脑”等待妻子吩咐的样子。这是常态。可是许多妻子忽视了这个差异,要求丈夫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和孩子相处,结果增加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影响了感情。
承认差别并不妨碍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譬如,陪孩子玩游戏,是父亲的强项,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三岁以上孩子,都会自觉选择和父亲玩耍。不过,父亲的在游戏方面的优势是“弹跳”和“举高”等体力游戏。一个例子是,父亲抱起自己的孩子,头朝下高高地举在空中,或者将孩子抛向空中,而后突然接住孩子,随着孩子哈哈大笑。
母亲的优势则是言语游戏、远距离游戏(即远距离地摇晃或滚动玩具来刺激孩子)和智力游戏方。讲故事,耐心地教会孩子使用一件东西,这些是母亲的强项。不过相对而言,父亲的体力游戏则是对母亲的言语游戏的有益补充。
有两个因素会影响父母之间的“角色分化”的自然进程:一是父亲的人格成熟度和家庭责任心,二是母亲的控制欲和焦虑水平。
和父亲不同,母亲本身就容易因孩子的问题而感到焦虑,如果妻子碰巧遇到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丈夫,这种焦虑就会被放大,加之女性天然的控制欲,父母角色的自然差异就成为夫妻冲突的理由了。
原则3:父亲是规范的制定者,母亲是规范的维护者,规训和惩戒的主角是父亲,情感安抚主要由母亲承担。
孩子犯了错,该不该受罚?该谁来当这个“恶人”?这是一个具有操作性的事情。
首先需要说明,三岁之前的孩子不需要受罚,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并无是非观念。至于三岁之后,则要看是什么情况。如何实施惩罚教育,了解相关注意事项,请大家听听我的网上公开课——《惩罚教育的艺术》。
大多数情况下,三岁之后的孩子,开始对父亲产生敬畏之情。这种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是因为就孩子的成长而言,需要父亲权威的存在。所以,树立父亲的威信,或者说得低调点,给父亲一个令人尊敬的位置,是家庭教育的客观要求,而不是强调父母之间有什么高下之分。
“男主外、女主内”是父母的普遍分工模式,引导孩子从家庭走向外部世界是父亲的责任,因此,父亲必须让孩子在童年生活中,遵循基本的行为准则,以保证长大成人后能顺利接受社会的规则。而母亲更多地是教会孩子生活自理,学习掌握诸如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技能。
从另一角度说,父亲的基本特质是体力的强者,决策的中心,而母亲则是家政事务主导者、矛盾的化解者,是家庭成员的情感中心,“严父慈母”是主流的家庭模式。
如果父亲不履行“规范制定者”的义务,母亲势必要填补这一角色空虚,从而变得不温柔、母体特质减弱、缺乏情感呵护功能等,这首先是父亲的失职,而不是母亲抢功。
聪明的妻子会维护丈夫的“角色威信”,以父亲的名义颁布针对孩子的规范,而不是把父亲也放在被管制的角色上。
举个例子,孩子要买一件重要的东西,母亲尽管无需告知或请示丈夫,但仍会告诉孩子“等我问问爸爸后再说”,以这样的话语,创造了一个“有位置、有作为”的父亲形象。
在三岁以后的孩子教育上,最理想的情形是,父亲制定规范,母亲督促并执行规范,尽力维护父亲的权威,而不是破坏父亲的形象。
遗憾的是,在一些存在婚姻关系缺陷的家庭,母亲通常不是维护父亲的权威,而是贬损父亲的形象。例如,有一位母亲,面对儿子的调皮捣蛋行为,是这样训斥孩子的:“看看,你又给我惹事了!简直就像你那不省心的爹!”
学过心理学的母亲,言辞可能更吓人,丈夫的“不省心”会变成“长不大”。有一位母亲告诉我,她有两个儿子。我问她大儿子是谁,她说就是那“长不大的老公”。我听后沉默良久,无以回应。
要是父亲不作为,长此以往,儿子心中的父亲形象必定垮塌。其后果是,孩子或者因为犯下与父亲相似的错误而倍感羞愧,或者相反变成漠视男性权威、组织规则和社会规范的自大主义者。
原则4:父亲不在场以及功能性缺位,对孩子而言是重要的“结构性”心理创伤,要尽可能避免或弥补。
这里所说的父亲“不在场”通常指父亲死亡、离异随母,或者父亲缺乏责任感而长时间离家出走,以及由于工作原因不能留在孩子身边。
父亲“功能性缺位”则指,虽然父亲实际在场,但由于在家庭事务上持漠不关心态度,或者没有发言权,或者被母亲或被其他家庭成员(如外公外婆等祖辈)“边缘化”,成为无足轻重的角色,实际无法履行父亲的责任,发挥父亲的功能。
心理学家通过对比父亲“在”和“不在”两种情形发现,父亲不在场或功能性缺位,对于三岁之后的孩子来说,无论是学龄前、小学阶段,还是青春期,都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父亲是否在场,与孩子的学业状况密切相关。那些学龄前以及小学阶段学业欠佳的孩子,大多来自于五岁左右父亲不在家的家庭。学业优秀的孩子,大多来自父亲经常在家,并且随时为孩子提供照料的家庭。
另一项统计研究证实,“母子”或“母女”单亲家庭的孩子厌学的百分比,通常为正常家庭的两倍。
不仅如此,父亲是否在场,还会对孩子的能力、认知与意志品质构成影响。那些经常与孩子在一起的父亲,能为孩子提供成功操作的典范,以便孩子有机会观察和模仿父亲,从而极大提升应付生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形成坚毅、果断和成就的动力。
父亲不在场,还明显影响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的态度,表现为不合群,“乐群性”明显低于正常家庭的孩子。他们在与同伴交往中比较羞涩、胆怯,不愿意与同伴玩剧烈的风险游戏。但是,这类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的违纪行为却高于平均水平,不时有不开心、悲哀、抑郁、神经性多动、自残等表现。
许多父亲因为工作的原因,客观上经常不在家,如海员、军人、地质和石油工作者、工程施工人员、异地供职的职业经理人等等。这样的家庭,如何有效降低父亲不在场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呢?在这里我给出两条补救性建议:
第一条建议,增进父子之间的远程沟通。包括例行的电话、网络联系,增进与妻子和孩子的交流,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缺位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孩子心里,是否感受到父亲的存在,首先是一种主观体验,其次才是一个事实。
第二条建议,引用“父亲的名”教育孩子。这里的“引用”是指,即使父亲不存在,母亲在和孩子的日常交流中,仍然可以将“父亲”的概念引入母子沟通的语境中来,以此提示父爱的存在。譬如,母亲说:“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爸爸寄来的照片……好不好?”、“下个星期,爸爸要从上海回来,宝宝最想对爸爸说的话是什么呢?”。
孩子犯了错误,母亲可以借用父亲的名来批评教育孩子:“儿子!爸爸怎么说的?可不可以不经过别人同意,就拿走别人的东西呀?……”类似的引用能极大地增强“父亲在场”的感觉和体验。
(南岛/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