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儿女孝道之新解

向程 2017-12-09
    浏览:2546
分享到:

3ea0dd58-d16d-49e9-95b7-b7aaa7f245ef.jpg


  什么是孝道?中国有一部最早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关于孝道,最有名的是《孟子》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儒家圣人孟子曰:“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以无后为大。”通俗地理解,不孝的事情有三件:一是对父母的过错言行“阿意曲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二是家境贫困,经济拮据,父母年老,却不愿做官挣钱,以供养父母;三是不娶妻嫁夫,没有子女,断绝了后代。其中没有子孙后代是最大的不孝。
  孟子还说:“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据传,中国古代的部落首领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就因为怕没有后代,所以君子们认为他如同禀告了一样。看来,依据孟子孝道思想,年轻人结婚生子,可以不用禀报父母并获得父母批准,完全可以自己说了算——我的婚姻我做主。
  孟子时代的儒家关于孝道的阐述,包涵了积极进步与合乎情理的亲子关系思想,对于我们的今天的生活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那么,从现代人的角度,我们怎样来理解孟子关于孝道的思想呢?

 

孝道之一:“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代际之间的冲突如何化解?

 

  孟子说:“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这句话是在讲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和代际冲突。
  孟子的孝道与孔子的孝道似乎有些不同。《孝经》纪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段话是说,孝子竭尽对父母的恭敬,饮食生活上让父母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父母生了病,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对先人的祭祀,要严肃对待;这样才算礼法不乱。如果这五方面做得完备周到,才可称为对父母尽到了做子女的责任。
  可见,在孔子时代的“孝”强调对父母的顺从与尊重。而到了孟子时代,对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开始反思,孟子反而认为子女“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即不孝。
  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在孝道思想上的差异呢?实际上,孔子的所谓“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强调了代际关系中子女对父母角色的尊重,以及子女对父母的赡养责任。孟子的“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则强调了子女在行为选择上自我立场。即,承认子女与父母两代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差距,拒绝执行父母的错误指令和错误要求,坚持正确的立场,我行我素。辩证地看,两者之间并无冲突,而是相得益彰,分别阐明了儿女孝道的两个不同方面。
  曾有那么一位已经长大成人并十分看重孝道的“外孙女”向我咨询“母亲”与“外祖母”的关系问题。她说自己生活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母亲对待外祖母的态度十分恶劣,经常用极不尊重的语言和厌烦、粗暴的态度对待七十多岁的外祖母,骂她“脑子笨”、“缺心眼”、“不省心”、“不明事理”等等。为此,她感到十分气恼,克制不住对母亲的愤怒。当我问及她“遇到这种情形怎么办”时,她告诉我,自己忍无可忍时,就冲上去指着母亲的鼻子大声吼叫:“你,你凭什么要骂我外婆?你简直没有家教,她毕竟是你妈呀!”听完她的叙述,我不禁失笑道:“你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岂不正好像你母亲对待你外祖母吗?”经我这么一提醒,这位孝顺的“外孙女”一下子陷入深思。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面对父母错误的言行,子女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尊重家庭系统“爱的序位”,心理学的“序位”思想,要求我们遵从代际和出生顺序规则,以代际中的高位者和出生循序中的优先者为尊。这与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思想不谋而合。再加上一句:“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就是一个完整的叙述。对此做进一步理解,那就是:在家庭关系中,父母要像父母,子女要像子女;兄(姐)要照顾弟(妹),弟(妹)要尊重兄(姐),而不应以当事人的社会角色或地位来定义家庭关系。这个道理很简单,不能因为你比父母有文化有见识,或者因为你是一个出色的领导干部,你就可以回家批评、教育、指责你那普普通通的父母。这与孔子所谓“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宠不争”涵义一致。
  既要尊从爱的序位,又要避免“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子女就必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兼容的处理方法,这种兼容的方法包括两个基本要点:
  ①面对父母的错误言行时,需要以“正确的方式说正确的话”。即,在尊重父母角色地位的前提下表达不同的观点,指出父母的错误。以前面提到的“外孙女”为例,她可以选择不去指责母亲而只是安抚外祖母,也可以选择直面母亲的错误,说出诸如此类的话语:“妈妈,我不愿看到外婆伤心,每当你用那种粗暴和不尊重的方式对待外婆时,我很难过。我多么希望你能对她好一点。”
  ②面对父母的错误指责与无理要求时,需要“知‘错’不改,我行我素”。这里的“知错”是指对父母长辈身份的一种“领受”态度,并非唯唯诺诺,真的觉得自己错了。因为有了这种领受态度,便尊重了代际之间爱的序位,化解了代际之间不必要的冲突与矛盾,避免了不必要的争论或辩解。而“我行我素”则体现了在具体行为上的个人意志和独立选择。

 

孝道之二:“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富家父母的家产可否享用?

 

  根据现有资料考证,现代意义上的“孝”字较早见于《尚书.酒诰》篇,其中有言曰:“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
  孟子说:“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这句话是在讲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依存关系。家贫亲老,其中的“亲老”一词指子女虽然已经成人,但仍不能离开父母出外谋生,过着“啃老族”的日子。家境贫寒,却不能够出外谋生或做官获取俸禄,不打工、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赋闲在家,或者以“尽孝道”为借口亲近父母,寄生于父母,这样的子女就是不孝。
  就当今社会而言,“啃老族”便是这类不孝的典范。在中国,“啃老族”特指那些具有谋生能力但却仍未从心理上“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主要人群在23-34岁年龄阶段,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城市里,有大约30﹪的年轻人完全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啃老”问题。有人认为“啃老”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依据“啃老”的程度不同,可以将“啃老”现象大致分为三个等级:
  轻度啃老——能正常劳动有收入,并且能按时交纳生活费,但是要依靠父母出钱供其买房、买车或者其他奢侈品。
  中度啃老——能正常劳动有收入,但不给父母缴生活费,甚至连妻儿也跟着吃喝,孩子完交由父母供养。
  重度啃老——无任何工资或劳动收入,一切生活开销都由父母供给的。某些靠父母投资经商却一无所成者,同样也归为“啃老族”范畴。不过,“啃老”比起“败家子”来说还是要“优秀”许多的。
  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啃老”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这种观点反映出一种文化上的惯性思维和代际偏见。因为父辈们都是依靠自己打拼才拥有现在的生活的,所以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子女也应该按这个经典模式来创造自己的生活。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轻度“啃老”在现阶段中国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它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性与合理性,可能与孝道无关。其基本观点是:
  ① 从社会资源的分配来说,中、老年人拥有比年轻人更多的社会财富。一项关于买房是否“啃老”的网络调查表明,有70%的网民选择买房“啃老”,包括需要父母为自己支付购房首付款在内。原因很简单,年轻人微薄的薪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和积攒少量的存款,无力满足购房所需,而父母几十年积攒下来的财富,具备为孩子垫付全额房款或部分房款的能力。
  ② 就父母与子女的依存关系而言,父母为孩子付出包括经济支持在内的情感与爱,符合爱“向下流动”的代际关系法则。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物质生活的巨大改善,从经济收入上“养儿防老”已经成为过时的、不必要的家庭观念。不仅如此,80后、90后出生的年轻人大都是独生子女,这种家庭结构中孩子是唯一的一个,父母往往愿意主动地帮助儿女,所以在“啃老”上不会涉及到更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说兄弟姐妹太多,不仅父母无力承受“啃老”,而且还存在如何分配才公平的问题。
  ③ 就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的个体命运而言,他们现在的“啃老”是对未来高压力、高负担生活的提前补偿。独生子女与多子女家庭出生的的父辈正好相反,虽然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于来自父母的经济帮助,但是当他们步入中年,将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双重生活压力与精神负担。
  ④ 即使“啃老”有其现实合理性,但仍需要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不伤害原则”。这里的“不伤害”包含两个基本成分:第一,不能伤害老人,损害父母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承担不应该承担的生活重压;第二,不能伤害子女,不能让子女丢失本应该属于自己的人格平等、自由与责任。
  “啃老”对于年轻人的人格成长与家庭关系具有潜在的风险。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教授李萍女士指出:“由于向父母大额度接受资助,事实上就模糊了作为成人之间平等自由的关系:既然我们欠父母那么多,一下子给我们援助了30万、50万,我们还有什么不听父母的呢?比如在那儿买房,要不要结婚以及和谁结婚,要不要孩子,可能都要听爸爸妈妈了。我们就没有想到光接受父母的钱是烫手的钱,你拿父母的钱有很多的选择不得不接受父母的东西,这恐怕是对于一个成年人的自由度是一个极大的伤害。
  总之,“啃老”的原因涉及社会、家庭和个体的方方面面,譬如职业竞争激烈,失业率增加,就业困难,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毕业人数逐渐增加,高学历不愿意从事低薪资工作等等。其中,来自父母的“溺爱、控制与过度保护”是导致非正常“啃老”的深层原因。这类“啃老”的年轻人,因为从小就习惯于依赖父母、浩劫父母,失去了独立自理的能力,养成了懒惰和只接受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习惯,因而长大了只会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基于人格缺陷而出现的“啃老”现象,才是一种病理现象。

 

孝道之三:“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不生养子女是否大不孝?

 

  孟子的“不娶无子,绝先祖祀”是在讲“无后”,“三者之中以无后为大”强调了繁衍子女后人的重要性。先秦儒家孝道自孔子创立,曾子、孟子、荀子等人继承完善和进一步补充,之所以能够成为儒家最基本的伦理价值信条,是因为其内涵不仅包括家庭伦理,也涉及国家政治伦理。可以理解,在人口稀少的古代社会,后代繁衍不仅直接决定家族的兴旺,也关乎民族与国家的繁荣昌盛。
  传统孝道中的“无后”就是指没有后人,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不恋爱不结婚或者只恋爱不结婚的人,以及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只结婚不生育的“丁克一族”,无后而绝了祖祀香火,就是大不孝。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诸多问题:
  ①当今社会,独身主义流行,那“大不孝”的“无后”之人满街皆是,而且过得潇洒欢实。儒家孝道这种“无后为大不孝”的思想是不是太陈腐落后而应该被现代人摈弃了呢?
  ②当下地球村人口问题的主题是“人太多”而不是“人太少”,选择不生育也许是对人口政策的贡献。低收入阶层的过量生育,使儿童与青少年无法接受正常的养育和教育,导致人口素质劣化,增加祖辈家庭负担,带来社会问题,当事人因此反而可能陷入“不孝”的境地。
  ③生育是人的法定权利,而不是法定义务,在注重人权与法制的当代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似乎是对现代社会伦理与法理的反动。
  如此看来,就应该摈弃“无后为大不孝”的孝道观念。但是,问题远没有这样简单。从人类绵延发展需要人口再生产的事实看,人是人类社会的第一要素,人的生产也是比物质资料的生产更重要的创造性劳动。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角度看,“父母之心,人皆有之”是人性的基本情态。可见,娶嫁生育绝对重要,否则,“断子绝孙”怎么会成为人们最刻毒的诅咒呢?想想看,如果人人都抱独身主义,人人“无后”,百年之后,人类何在呢?
  我们在孝道上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要维护传统的孝道思想,另一方面要捍卫现代人的生育自由。其实,走出两难境地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来理解“无后”这个词的内在涵义?
  “后”字的字意,既指子孙、晚辈,也指时间上的“较晚”,并与“先”字对应,指以后或未来。“无后”一词,狭义理解指没有后人或后代,广义理解则指没有未来,没有人生希望,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没有美好前景。依据“无后”一词的广义内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现代解释,就不再局限于是否生儿育女,而是说,在子女不孝的三件事情中,以没有自己的生活与未来前景,为“大不孝”。
  因“无后”而陷入“大不孝”的人,他们生活在与父母关系的阴影中,敏感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态度与情绪,接受父母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或者转而控制父母的生活;他们总是以牺牲自己独立人格和生活选择来迎合、满足父母的幼稚需要,或者在家任性而为,自我中心,从而失去真实自我。而这样的生活处境,他们自身往往难以觉察,而误以为自己在“尽孝道”。
  家境优裕的某女H终于从大学毕业了,依照父亲的安排,很快在一家航空公司就业。两年以后,父母开始为她的婚恋问题感到焦虑了,不是因为没有人和H恋爱,而是因为好几个飞行员在追求她。父母认为飞行员职业风险大,而且大都比较“花心”,不放心女儿找来这样的男孩做女婿,于是,乖乖女H遵照父母的意愿,主动选择离职,转到一家普通的事业单位工作。
  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已经退休的母亲经常与父亲吵架,闹别扭,母亲喜欢到处游玩,唱歌、跳舞、喝茶、打麻将,享受生活,就是不理家。父亲几乎每天都要给女儿打电话告母亲的黑状,同时,父亲对女儿的工作与私密生活表现出十二分的关注。在这样的压力下,H索性辞去了工作,回家专心照顾起父亲来。为父亲做饭、熬药、洗衣服,几乎包揽了一切家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邻居的叔叔阿姨都说“这孩子孝顺”。
  五年之后,年过30岁的H被医院精神科诊断为“抑郁症”,经数月的药物治疗,没有任何进展,在万般无奈之下,最后她选择了接受心理治疗。
  33岁S女士则是另一种情形。她研究生毕业,事业有成,经济独立,并拥有自己的公司。她曾经有一段短暂婚姻,因双方父母对她婚姻生活的过度卷入,导致夫妻矛盾升级而愤然离婚。近三年来,她把几乎全部精力用在和自己父母的“热战”与“冷战”中,因为在她看来,自己的母亲对居住在农村孤苦伶仃的外婆照顾不周,没有尽孝道,于是自己代替母亲承担起照顾外婆的责任,并要为自己的“外婆”(即母亲的母亲)讨回“公道”。S女士还设想要把远在老家农村的外婆接到自己省城的家中,让其安养天年……
  因为长期的家庭关系冲突,S女士的事业处在半荒废状态,感情、婚姻生活几乎为零,无一进展,情绪陷入易激惹状态,甚至扬言要将不守孝道的母亲告上法庭,并计划关掉公司,该行当律师。

        无论是H女士还是S女士,都不自觉地陷入了“因小义而失大孝”的境地,从而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道理很简单,她们所谓照顾“父母”或“祖辈”的“义举”,无非是在以某种幼稚的方式满足父母的病态需要,从而陷父母于“不义”,并以牺牲自己的未来生活即“无后”为沉痛代价。
  真正的孝者,懂得“好儿女志在四方”的道理,他们是一群面向未来的人,以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为己任;他们着眼于构建当下的职业生活与婚姻家庭,以自己的身心健康、子孙昌盛和事业辉煌,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并承担起人类社会赋予生命的责任。正因如此,当父母年事已高步入晚年,作为子女,他们不仅愿意并且也有能力给予父母充分的经济支持和情感关怀。

 

 (南岛/黑风)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