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真相的意义:关于感性、理性与理智的对话

管理员 2018-01-08
    浏览:5700
分享到:

  李雪梅:向老师,听刀郎的这首《守候在临晨两点的伤心秀吧》,我现在有了新感受,要知道,我是非常喜欢这首歌的。但我现在的感受却是一种很陌生的感觉,一种异样的感觉——诧眉诧眼的感觉。


  向程:你现在正在看书,而且是在读亚里士多德,理性的文字!听感性的音乐或许有些许不适吧。要知道,人有一些原始的心理规律,譬如说,一个人很难在同一时刻体验两种完全矛盾的情绪,如快乐与悲伤,或者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两种完全相反的对象上。感性和理性就是这种相反的体验。


  李雪梅:看来,理性和感性确实有许多不同。我想知道,就我自己来说,是一个理性的人还是一个感性的人?关于这一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向程:这要看你是怎样理解“理性”一词的。在我看来,理性不等于理智,理性是指一个人对客观真实世界的规律性的把握和遵从。就人而言,总是有一些不以我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的东西存在,认识到这些,并从行为选择上遵从这些规律,则是理性的表征。理性是对客观真相的尊重。其实,在我眼里,你不是一个很理智的人,但你是一个既理性又感性的人,或者说,十足理性和十足感性的共同体。因为在你身上,似乎又有我行我素狂乱奔放自由表达的主观风格。


  李雪梅:是吗?那我就是一个矛盾的人!一个十足矛盾的人。按照精神分析的思路,我就是一个充满冲突的人,一个神经症患者啰。这不过是你的逻辑,但似乎很残忍和武断!(笑)我觉得,理性和感性似乎并不矛盾。


  向程:嗯,你大致是正常的,因为你既理性又不失感性,你是一个有人格张力的人。是的,说你是一个神经症患者,这恰恰是一个误解!或者一个玩笑。

  任何人都是有矛盾的,如果这种矛盾是她意识得到的,并可以面对和接受,她就不会成为病人。神经症患者身处矛盾而无自知,他们总是在努力压抑、否认或者逃避矛盾,因而才会有症状表现。也就是说,神经症患者的症状来源于他们自己意识不到的潜意识的矛盾冲突,症状本身仅仅是这种矛盾冲突的外在表现而已,是他们不愿意面对矛盾冲突的结果。举个例子,一个近30岁左右的成年男人,不能像许多成年人那样正常地恋爱、结婚,甚至不能离开母亲而独立地生活,这就是一个所谓的“症状”。虽然他有许多表面的理由证明自己的状态可以理解,如“对异性没感觉”,但是,潜意识中的真正动机可能是“恋母”。不过,这一“恋母而又怕陷入乱伦”的真相,通常是他意识不到的、不愿意面对的、无法解决的矛盾。而在我的理解中,理性和感性则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它是同一事物的两个面,就像我们眼前的烟缸,从侧面看,它是方的,从上面看,它是圆的,整体造型非常生动协调。


  李雪梅:我部分同意你的看法。不过,既然从心理的角度人很难同时体验既理性又感性的生活,那么,我们怎么在现实生活中去协调两者的关系?我关心的是,究竟一个人怎样做到两者兼备而不至于左右为难?


  向程:问题是——,你为什么要两者兼备?


  李雪梅:我觉得我自己太感性了一些,有点“不顾一切去生活”的冲动,而有时又觉得,这种状态不是我的全部需要。一方面,我以感性的自我表达为快,觉得一个人要去照顾那么多规律,总是做事不彻底,有所保留,似乎很累。另一方面,我又觉得一个人思考的多一点,生活得冷静一些、清醒一些、明白一些,似乎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平静和安详。


  向程:所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或者说为了兼顾人性中的这两个侧面,许多人选择了人生哲学上的“中庸”态度:一种“不上不下、不左不右、瞻前顾后、适可而止”的生活,这是无效的。这就好比一个人害怕掉进地狱,,而梦想上天堂。有一天,天使引领他到天堂一游,但因他修炼不够,凡心未改,进不了天堂的大门,于是他被悬挂在半空中,过着不人不神的、半人半仙的生活。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中庸者的生活,也是极为世俗而痛苦的状态。

  其实,在感性与理性的背后,都存在着一个可以称之为“真相”的东西,只不过,感性生活是感受真相,而理性则引领人们去认识真相。感性是冲动的、主观的、流动的、原始的、生命的、富有创意的,理性是平静的、客观的、稳定的、文化的、认知的、富有逻辑的,是对感性生活的科学解读。人怕面对感性的存在而又强烈渴望感性,就像人怕坠入地狱不能自拔而又渴望地狱之火一样,人既渴望认识真相又惧怕面对真相,这就成为大多数人无可奈何选择中庸一生的理由。但是,我相信:人,不下地狱怎能上天堂?这似乎是人类选择成长(修炼)的必由之路。


  李雪梅:你把理性理解为认识真相,譬喻为上天堂,而把感性生活界定为感受真相,又说成是下地狱,我没有异议,只是觉得有些模糊或牵强附会。但我仍然不清楚,人怎能把这两种不同的存在整合到日常生活中去,成为理性思维与感性生活的两者兼备。


  向程:比喻有可能是不合适的,不过随意地一说。心理学有一个重要的名词,叫着“角色转换”,将这个概念进行延伸,我们可以说成“理性生活与感性生活的转换”,这是唯一有效的办法,可以让你既理性又感性。譬如说,你是一位职业经理人,工作时不允许抽烟喝酒,工作状态需要你极大的理性,冷静的思维,面面俱到的处理事务和人际关系,按照“经理”这个社会角色的要求规范你的行为举止。但是这样的生活容易使人疲惫。如果你下班以后继续这样理性地对待你的朋友、老公、妻子、姐妹、哥们儿,一副经理的样子,可能就有问题。好的心理调整办法,是把自己马上转换到另为一个与“经理”角色完全不同的状态,如一个“性情中人”、一个标准爸爸、一个“乱说话”的人、或者一个酒鬼!这样的状态,能够有效地补偿理性状态的不足。同样,心理医生如果在生活中、在工作状态以外,总是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或者总是一个理性的观察者,那么,不出两年,心理医生也会成为病人,一个需要接受咨询和分析的人,或者一个疯子。

  因此,最大程度地,习惯于在理性生活与感性生活两种不同的状态中作自由转换,游走与天堂与地狱之间,是人生的一大境界。千万别生活在上不埃天下不着地的状态。放在你的身上说,我们知道李老师你是一个十分休闲的人,正因为如此,一份与理性打交道的严肃的工作——精神分析师——可能是对你感性生活的有效补充。不过,当你在读亚里士多德的时候,最好专心致志,别去想张国荣,也别去听《冲动的惩罚》。纯粹一点最好。


  李雪梅:又说到我的身上了!我觉得向老师你似乎是一个比较有理性的人,但同时思维很跳跃,使用语言不怎么严密,不像习惯于理性思维的人。你自己觉得呢?


  向程:我是怎样的,自己并不十分清楚。我只知道,自己对于理性的强调,有一个潜在的动机,那就是:扩大感性活动的边界,获得更大的自由!


  李雪梅:怎讲?


  向程:不能充分体验感性生活的人就难于真正的理性,但是,就两者的关系来说,理性似乎又是感性的“容器”——理性为感性划定边界。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对于人类活动的规律性——生存的真相——缺乏认知,仅凭感性冲动的而行动,就将迷失自我,就不知道自己将向何方去。我想说的是,突破理性边界的感性生活,不是感性生活,而是混乱!其直接的后果是对人的存在的根本否定。正如罗米欧与朱丽叶,相爱本是最感性的一件事情,但由于青春期的逆反,带着对自己父母的怨恨,双双殉情,成为人生的一大悲剧。尽管,对于活着的人和后来少男少女们来说,悲剧的诞生无疑具有警示价值,但是对当事人来说,却是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这样的悲剧令人遗憾和落泪!要知道,人是没有权利否定自己的生命的,因为生命本不属于你……


  李雪梅:混乱?混乱和感性生活有什么不同吗?


  向程:当然,区别很大,至少我想到三点不同:第一,混乱没有边界,常常表现为一意孤行或者糊里糊涂,并且违背规律,对抗理性。感性是有边界的,表现为与理性的协调而不是对立;第二,混乱是对生命的肤浅感觉,是一种纯本能的冲动,而感性则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层体验和感悟;第三,混乱指向自毁,否定生命,是死亡本能的宣泄。感性则指向成长和自我实现,是爱欲本能或生本能的表达与升华。


  李雪梅:按你的说法,理性是指向对生命存在的真相的探索和认知,是人性的一个侧面。也就是说,人既有感受生命真实的感性冲动,也有认识真相的理性思维。而且,理性为感性的活动提供了活动的空间,那么,能否说,越理性的人,其感性生活的空间或舞台就越大呢?


  向程:是的,是这个意思。


  李雪梅:那——,要是一个人不理性或者缺乏理性怎么办?


  向程:那就要靠“理智”了,靠“理智”来维持生命的完整、规避人生的风险。从本质意义上讲,理智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压抑的力量,它与规律性或真相无关。理智仅仅是某种道德的教条和社会规范在心灵中的内化的结果,如果用精神分析的概念来说,理智来源于一个人的“超我”。当一个人理性不足时,保持理智,具有“无可选择”的积极意义。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一个人不理智——缺乏起码的“规则”意识,同时又对生命的真相缺少认知,他将会怎样?


  李雪梅:自我毁灭!人格分裂,或者真的变成疯子。


  向程:用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来说明,一个对婚姻的本质和男人的真相缺少客观认知的妻子,当他发现丈夫与别的女人很亲密时,就会错误地以为“他已经不爱我了!”(不够理性)从而轻易地做出与丈夫离婚的决定(缺乏理智)。而事实上,她仍然爱着她的丈夫,而这个被妻子“炒鱿鱼”的、一直独身的丈夫却告诉我:“要知道,我的妻子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女人!”许多人生的悲剧,就是这样诞生的。帮助来访者认识真相,是精神分析的重要方向。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