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平台 028-86082166

官方微信 关于南岛
028-86082166

犹豫和迟疑是人性的光辉

蒋春娟 2025-03-07
    浏览:98
分享到:

年前参加了一个写作互督小组,了然自我本性,追求被动进步。临到第一期交作业时间,复杂内心博弈开始了。


“算了,写作怎么能勉强自己呢,有灵感才写,没灵感写不出好文章”

“flag都还没立起来就放弃,太丢人”

“人应该学会放手,学会接受真实,才会快乐”

“逼一逼,说不定潜能就出来了”

“何苦呢,躺平不香吗”

“还是想看看坚持下来,是个什么样”


于是花了一个半天冥想主题,一个半天写了文章开头,两手一摊,没啦。寻求deepseek帮助,没有感情的机器,虽聪明,却也蠢得死!不用也罢。搁置3天后,时间愈发紧迫,咋办?换!就写“我想进步,但是不想主动进步,最终还是被迫行动,不知道算不算进步”这个事儿吧。于是就有了这个开篇。


人类文明是不是诞生在无数个此类的犹豫与迟疑中,我不知道。但确实如今的绩效社会,已不能容忍片刻的犹豫与迟疑,更不允许思考,一切朝向效率高歌猛进。智能化,可以确保工厂24小时高效运转,不再有白昼与黑夜,而只有工作与不工作之区分。古有曹植七步成诗,今有AI一键生成,作诗绘画不在话下,运转速度更是屡破新高。AI进化以天计,人类进化却是以百万年计。面对如此强悍的对手,人类怎么办?


确有不少专家学者对人类发出预警,人工智能将会威胁人类生存,挑战人类存在的意义。是的,如果从知识量储备看,人类永远也达不到AI水平,人会遗忘,而AI不会;如果从准确率的角度看,人类更是不及AI,因为AI可以零失误。显然,大家已经习惯用这样的商业思维来评判一切,有用+效率。而忘了生命本来的样子。


《庄子·人间世》讲诉了一个关于“无用之用”的故事。有一棵栎社树被匠人评为“是不材之木,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因为栎社树的无用,使其免遭世人的折辱与砍伐,成就“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功利之人又如何能理解栎社树对“无用之大用”的追求,“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


栎社树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有用,而在于其存在的完整性。当生命因其效用或“工具化”被肢解后,生命意义也随之被解构,变得支离破碎,从而丢失生命本来的纯然面貌。


如今的功利社会,一味追求效用,追求功绩,生命价值被异化、物化。人被划分为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每一动作被无限拆解,不断精化、简化,不迟疑,不多余,直到完美地与机器融为一体,人成为机器的延伸,AI的化身。此时,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重申“无用”的生命哲学。无用,乃是对生命异化的有力抗争,是对生命完整性的守护。


犹豫与迟疑,则是对“无用”的实践。身处不可阻挡的“工具化”时代,面对不得不出售的生命时刻,犹豫与迟疑是停顿,是等待,是人为心灵创造的自由时空。在这里,支离破碎的“有用”片段获得一种整合,被赋予生命意义与价值,人也在此刻获得统一与完整。


韩炳哲在《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中所写“倘若没有迟疑和中止,行动将沦为盲目的活动与反应。”这是一种警示。倘若没有犹豫与迟疑,人的行为就是机械式的反应,一切行动将毫无意义。犹豫与迟疑,恰是人以“无用”之姿,维护生命完整,散发人性光辉,重构生命意义。


Leave a message

关注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咨询预约:028-86082166